2008年起,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TAMEE)即推廣海岸線徒步環島,帶領民眾以最緩慢的速度體會、認識台灣海岸。本週六(2/15)將再次「出走」,展開長達67日的行程。11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此次獲得企業贊助,生態紀錄片導演陳進發會隨行掌鏡拍攝,另也預計推出徒步海岸線的指南書,希望吸引更多人走近海洋。
海洋協會理事長黃宗舜表示,自己曾是生物老師,卻發現教科書中,台灣海岸的介紹僅有兩頁。顯示台灣雖然四面環海,多數民眾對海洋卻認識不足,因此他成立該協會。初期,抱著「先完整瞭解台灣海岸,再談海洋環境教育」的想法,2008年由該會秘書長郭兆偉肩負20公斤行李,獨力完成海岸線環島的創舉;接下來每年皆舉辦徒步行動,帶領數百名民眾實際走近海岸,認識台灣的美和苦。
「看見台灣」更要看見「潮間帶」 海洋學者邵廣昭期待紀錄片
海洋協會持續徒步環島的行動,今年首次得到企業贊助,AIA友邦人壽贊助拍攝紀錄片,也認養了之後的放映、演講經費。來自馬來西亞,該公司總經理陳嘉虎強調,走遍各國,不得不說「台灣的確特別美」!全世界應該一起來保護台灣。配合該公司以「真生活、真伙伴」融入亞洲社群的方式,他選擇贊助這群年輕人的行動,希望紀錄片能詳細紀錄海岸線的現況。
「要看見台灣,除了看見陸地,也要看見潮間帶、看到海平面以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執行長邵廣昭相當期待,在長期的海洋研究生涯中,看著潮間帶魚類從300多種降到只剩100種,2/3的魚類已消失,希望此次徒步團能完整檢視潮間帶。
將負責掌鏡的導演陳進發表示,長期多在山區拍攝,同樣發現目前環境惡化得很快,紀錄的速度幾乎趕不上物種消失。他說,20多年前在福隆附近的海岸看到「都是垃圾與野狗,但沒有人」的景象,讓他至今難忘;也感嘆台灣有「人情味」的特色受國際讚揚,但為何對土地與海洋卻如此無情?
徒步指南 解答如何以時速3公里體會海岸
「親身走過之後,就會關注」黃宗舜認為,當民眾結束環島行程回到日常生活,再聽到海岸消息便會多關注一秒鐘。「只要有這一秒鐘就夠了,他們對環境的關注,也將因此傳給身旁的人、甚至下一代。」
「國外有許多朝聖之路,供旅人徒步,為何不在台灣海岸線上環島,做為年輕人的成年禮呢?」郭兆偉強調,近年流行單車環島,但單車一天可以騎到100公里,仍有許多來不及看到的台灣;而走路時速不過2~3公里,1天最多也只能走20~30公里,這樣的緩慢,才足以實際理解這塊土地。
郭兆偉表示,「其實來參加我們徒步隊的人裡面,有很多說自己本來就有打算徒步環島,但是總不知道該怎麼做,就一直擱著,直到知道我們有在辦活動,才終於成行。」該協會為了推動民眾能多親身體驗海岸、親近海洋,也將這幾年的經驗寫成一本指南,即將於3月出版。此書將依照地質景觀把海岸分成10段,除了詳述路線該怎麼走,也提醒在該段的可以看到什麼,讓民眾可以藉著這本指南選擇與規劃自己的徒步旅程。
協助出版此指南的樂果文化陳秀雯表示,出版相當不容易,不但在編寫過程中,台灣海岸仍在面臨開發與破壞而不斷消失,本來希望尋求公部門的協助,卻也因為這本書沒有觀光景點、沒有美食與農漁產的介紹,甚至因不以傳統的縣市來分割章節而四處碰壁,但仍硬著頭皮繼續做下去。不過陳秀雯表示,最近她陸續向各大通路商作簡報時,對方總是在一陣訝然的沈默後,表示願意大力支持,顯示台灣民眾其實相當期待能嘗試這種不一樣的旅行方式。
徒步隊成員邱慶耀長期關懷環境,此次將是他第5度參與,邱慶耀表示,這是為自己尋找看清台灣海岸全貌的機會。因為雖然是同樣的路線,但每次走的時候除了自身心境不盡相同,相異的同伴也帶來新的衝擊。邱慶耀舉例,若同伴是小孩、是愛好環境的人、或是一個來自城市的上班族,就會行走過程發現不同的東西,而他也期待能在旅程中,帶領同伴更加關注台灣土地。
此次徒步環島行動,全程組已經額滿,但仍有部分名額可接受民眾單日或短程的報名,可至http://www.tamee.org或電洽0982504549瞭解詳情與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