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山變濕地 環境教育到鹿角溪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垃圾山變濕地 環境教育到鹿角溪

2014年05月02日
本報2014年5月2日台北訊,翁倩文整理報導

新北市的大漢溪畔,許多河濱公園的前身都是垃圾山,而鹿角溪人工濕地為樹林區大漢溪左岸的唯一除汙型人工濕地,擁有因應地勢落差而建構的近自然式淨化溪流,成為新北市推廣濕地教育的重鎮之一。

由台灣濕地學會主辦的「第一屆濕地教育工作坊」, 於5月1日勞動節帶領各界喜愛濕地的民眾,一起到戶外參觀鹿角溪人工濕地,同時思考濕地教育的未來。

鹿角溪人工濕地圖

濕地去汙有一套

走至鹿角溪濕地第一站集結汙水源處,撲鼻而來一陣腐肉臭味,這是由於每日鹿角溪上游的取水閘門及所攔截之汙水,透過輸水管排入約12,000噸進入系統,經泥灘中微生物過濾後發酵的味道,與植物吸收一樣,都是濕地去除汙染物之機制。

第一站:物流汙水源

水流利用鹿角溪濕地地形高階位差,匯入大漢溪各處水池,經由每池不同生物淨化水質,打造出寧靜地景。水管隱約在沉砂池中水面上,周圍圍繞香蒲、大安水蓑衣、蘆葦等先驅植物,利用根吸收汙水,讓物質經過沉澱消化→攔阻過濾→植物吸收產生磷、氮→氧化分解步驟。

面積16公頃的鹿角溪人工濕地,水域面積為13.1公頃,透過5處水池完成5日淨化水質,並藉由先驅植物產生1000頓氧氣。除了淨化水質外,鹿角溪溼地也透過次生林區的水柳樹防洪,創造復育生態功能。

第二站:沉砂池
第三站:漫地流區
第四站:近自然式溪流區

濕地有太多不可預期

陳章波課程中分享一則故事,921地震後桃米生態村要設計一處水塘,建築科系學生製作為圓形狀池塘,但當地前輩製作為溪流蜿蜒的自然河川。

他說,由於每個人對建築的設計概念是被成長過程中的建材所建構而成,利用科學或利用自然建構的濕地截然不同,假如我們要學習如何建構自然的濕地,創造濕地生態價值,要先從觀察自然的濕地開始,且自然濕地有太多不可預期,難以複製,保育自然濕地更是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