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蚵架 汙染台南海岸線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廢棄蚵架 汙染台南海岸線

2014年06月06日
摘錄自2014年6月5日中時電子報台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5日是世界環境日,8日是世界海洋日,6月份海洋環保議題夯,台南蚵農在清明節過後陸續收成,廢棄蚵架沖上沿岸,成為汙染源,每年5、6月都是蚵架嚴重汙染期,台南市葫蘆巷讀冊協會與台南社大5日在市立圖書館合辦「海洋童心樂」,讓海洋環保觀念從小紮根。

有別於其他城市以插竹吊掛方式養蚵,台南市區鹿耳門、鯤鯓、安平沿岸的蚵農,習慣在海洋上使用大量浮棚養蚵,1年可以用掉5千多個蚵棚與10萬個保麗龍,這些蚵棚在收成後,大多成為廢棄物,部分地區會集中清理,有的區域則直接在岸邊放火燒成灰燼,甚至棄之不顧任其漂流。

颱風季前是蚵仔收成季節,每年5、6月時,廢棄的蚵架被沖上沿岸,汙染環境兼破壞景觀。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表示,國外專家正針對這些大量吸附微生物的保麗龍進行研究,是否有害水產養殖的食安問題,台灣卻未重視。他主張以人工方式拆除保麗龍,在岸邊留下蚵架,成為天然的魚類與水中微生物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