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滬
2012-10-10 05:00
如果說有一種地景,可以訴說人與海最深遠的歷史,見證人與海相互依存的關係,那麼毫無疑問的,這種地景就是石滬。提起石滬,相信許多人閃過腦海中的第一個印象就是澎湖七美的雙心石滬。七美嶼的雙心石滬,是廣告業者取景、政府觀光形象行銷以及旅遊業者主打的...
2008-08-02 21:58
人類觀察自然,利用環境資源的生活方式,在澎湖的石滬文化中展露無遺。
石滬漁業是一種利用潮差,於潮間帶中捕撈的一種陷阱漁法,早年,漁船尚不普及,航行能力有限,先民利用當地石材疊滬捕魚,作為主要的漁獲來源。要建造一個滬並不容易,首先至少要觀察...
2007-11-23 11:06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自數千年前流傳至今,眾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大禹的父親-鯀,採取築堤治水,但是每遇上大水則崩,如此連續九年都失敗。大禹記取父親經驗教訓,改行疏濬。當時,未進入鐵器時代的社會,疏濬工程的浩大絕非當今挖土機時代所能想像。但...
2007-05-17 05:01
一所海邊的小學、一位年輕的自然老師、一片靜謐的海灘、一段人與自然彼此守護的溫馨小故事,此刻,正在桃園新屋的海邊上演著,而這齣戲的名字,叫做「戀上笨港灣」。
每天下午4點,笨港國小放學後,陳信男就要到海邊去尋寶了。
穿著雨鞋、騎上摩托車,...
2007-03-20 23:24
澎湖縣政府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日前通過將七美鄉雙心石滬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文化景觀」保存,原屬於私人產業的石滬,從此成為受文資法保護的文化資產,文化局與七美鄉公所已展開修復,為保存雙心石滬的古形貌,將雇請老師傅以傳統工法原貌修復,預計今年...
2007-02-04 05:10
江海滔滔,石滬捕魚,與大自然謙卑討食,不貪婪地在潮間溼地等待漁獲。
相傳,東晉時期,太湖水三分,其一經松江入東海,海口漁民在灘上插竹,以繩相編,向岸展兩翼,漲潮沒竹,落潮魚受阻不能進出,漁人上灘撿拾,竹網陷阱是為「滬」。千年江水悠悠,...
2007-02-02 12:14
潮來──
台灣,我們所居住的島,被廣大寬綽的海洋懷抱護衛著,無論海濤的洶湧,討海人依舊必需為了生活出入海中,相對深海的不可測,台灣本島與離島海岸線1,700公里的潮間地帶,倒是可親多了。因為泥質灘地的潮間帶,陽光、氧、二氧化碳及礦物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