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 | Page 10 | 環境資訊中心

防災

2011-01-23 22:38
去年10月,宜蘭縣蘇澳與南方澳地區暴雨成災,造成數十名民眾死亡,蘇花公路中斷多日,對民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災害。災變過後,宜蘭縣政府委託逢甲大學GIS中心,建立「南方澳坡地防災觀測預警通報系統」,23日正式啟用。 新完成的「南方澳坡地防災預...
2010-12-15 09:32
低頻傳輸系統可以在災難中救人一命! 一般有線、無線難以深入的地區,民眾可利用低頻傳輸系統的終端設備收聽廣播,聽取地震、土石流等災害警報,趕快逃命。經濟部標準檢驗局14日舉辦科技專案成果展示會,包括新能源檢測技術、認證環境建構、國家度量衡標準...
2010-10-25 12:52
梅姬颱風未過境即已造成宜蘭百年大水,蘇花公路114-116K更是柔腸寸斷。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表示,如此「強降雨」到明年3月前還有機會,極端氣候已成常態,防災避災作法應升級。而莫拉克風災之後,中央政府只設「災害防救辦公室」 ...
2010-10-24 19:30
行徑詭譎的秋颱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再次帶來膽顫心酸的畫面。只是這回鏡頭轉到北台灣,水淹難行、土石掩埋,蘇花高支離破碎,一具具出土的大體、未現蹤的失聯人口...。雖怵目驚心,但少有人感到意外,畢竟,極端氣候下您我都可能是下場災患的主角。每...
2010-08-08 04:00
都市文明原本就依水發展。台北盆地河川雜布,低窪地多,水災高潛勢區也多,傳統上為解決外水(天然降雨)問題,多築有堤防,疏浚、分洪道、防洪水庫等工程也隨之而生。 水利署也早在70年末即為大台北地區訂定防洪計畫,以200年洪水頻率作為設計保護基...
2009-09-09 09:04
土石流對台灣人而言一點都不陌生,每當雨季來臨,各種山坡地的土石流災害便層出不窮,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秘書徐弘明表示,預防土石流災害,除做好水土保持、依賴預警系統、工程建設外,也應加強民眾對土石流災害認識,建立避災防災的觀念與體...
2009-08-19 12:37
8月19日上午,在國台辦舉行的臺灣「莫拉克」風災專題發布會上,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出的,關於兩岸今後在防災減災方面會否共同開展科學研究計劃這一問題時,范麗青回答問題時指出,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面,的確是兩岸有這樣的需要,在災難的預警、急難救助和災...
2009-08-12 00:32
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水利專家丶前台北縣副縣長李鴻源砲轟中央,表示10幾年前他就呼籲要成立防災總署,不過中央不當一回事,地方治水的能力也不足,連個治水企劃書兩個月都交不出來。 李鴻源強調,真正的問題出在中央政府,大家都太小看救災的重要性,救...
2008-10-07 12:17
美國德州休士頓醫學中心在艾克(Ike)颶風蹣跚掠過後,院區一度積水深達數英吋,景象彷彿回到2001年艾里森(Allison)颶風來襲時帶來的洪災。 幸在院方與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長期合作下開發洪水警報系統,大幅降低熱...
2008-09-24 00:25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發出通知,提出加強城市綠地系統建設,提高城市防災避險能力。 城市綠地作為城市開敞空間,在地震、火災等重大災害發生時,能夠作為民眾緊急避險、疏散轉移或臨時安置的重要場所,是城市防災減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強城...

頁面

訂閱 RSS - 防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