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豚 | Page 2 | 環境資訊中心

鯨豚

2023-10-11 10:55
環境部10月6日舉行「九降風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環評專案小組第二次初審會議,本案為浮動式風場。針對第一次初審時,開發單位貝富新能源(BlueFloat Energy)被民間團體和環委質疑隱匿數據和資料不全,此次足足準備了80頁書面意見回覆,又...
2023-10-03 10:13
「爆炸半徑方圓100公尺的海水內,所有生命都被摧毀了——珊瑚礁、海洋植物與動物。」漁夫佩勒拉(Wilson Perera)告訴英國《衛報》記者。 炸魚是非法漁業行為,但海上執法困難,無法有效阻止炸魚。圖片來源:FishCons...
2023-09-01 16:14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首輪簽約結果8月底出爐,共五座風場提出簽約申請,總容量約2.3GW,除唯一離岸風電本土開發商投資的風場入列,這批風場也將評估採用免打樁工法。不過環保團體指出,此次選商風場對環境的影響仍堪憂,除風場侵入鯨豚棲地、與傳...
2023-05-24 09:33
夏天快到了,很多人開始規劃親海旅行。台灣的賞鯨季節約在4月-10月,有很高的機率能看到悠遊海中的鯨豚。不過,你的賞鯨行程是否對鯨豚友善? 為了降低對鯨豚的干擾,賞鯨業者大多須遵守賞鯨指南或規範,例如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追逐或包圍鯨豚等。...
2023-05-24 09:30
賞鯨季節報到,海保署今年將首次發出友善賞鯨標章。為減少賞鯨活動對生態的衝擊,海保署根據賞鯨指南宣布推出「友善賞鯨2.0」計畫,新增友善賞鯨標章、鯨豚聯合巡護隊機制,並要求賞鯨業者聘用海保署認證的解說員。另一方面,船速與船舶噪音息息相關,賞鯨...
2023-04-27 10:01
海洋世界可能比你想像的更「吵雜」。科學家錄到海洋生物發出的各種聲音,從呱呱、叭叭到咚咚聲,有的負責早班、有的負責晚班,有時受月亮影響。這些聲音不僅有趣,還是海洋研究的一大利器。透過水下錄音,加上聲音資料庫的比對,科學家就能深入探索海洋生物的...
2023-04-25 22:01
4月25日 基隆八斗子漁港 發現鯨豚死亡 基隆市漁民25日上午9點多在八斗子漁港海域發現一隻鯨豚死亡,立即通報海洋保育署(基隆)第二海洋保育工作站、海巡署北部分署(北基)第二巡防區及中華鯨豚協會人員到場處理。經評估,這隻死亡鯨豚...
2023-03-02 10:30
研究人員在加拿大西溫哥華附近海域的虎鯨屍體中發現了常用於衛生紙的4-壬基酚(4-NP)。這是科學家第一次在虎鯨身上發現4-NP,而且它會經鯨魚母體轉移到胎兒上。此外,科學家也在虎鯨身上找到有「永遠的化學品」( forever chemica...
2023-03-02 10:18
近年來抹香鯨在花蓮海域頻頻現蹤,兩年內發現率從3.19%提高至6.21%,甚至高於瓶鼻海豚與領航鯨的目擊率,也促使民間發起「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下簡稱π計畫),透過海上探查及研究主動親近這些「太平洋鄰居」。調查工作將分為一年三季、每季...
2022-08-08 09:22
為符合法規標準,減少燃油燃燒產生的硫進入大氣,許多船舶裝有脫硫器。淨化了空氣,卻污染了海洋。據估計,每年有近100億噸的脫硫廢水流入海洋,不僅酸度過高,還含重金屬、多環芳香烴等有害物質。 今年6月,聯合國監督機構國際海事組織(IMO)...

頁面

訂閱 RSS - 鯨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