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 | Page 5 | 環境資訊中心

碳權

2022-12-15 17:20
為加速淨零轉型,行政院會今(15日)公布電動機車及節能設備補助措施,2023年新購電動機車將補助7000元、汰舊換新再加碼碳權獎勵金1000元,目標四年補助50萬輛;民眾購買能效一級冰箱及冷氣,確實汰換舊機可申請補助3000元。 行政...
2022-11-17 10:40
歐盟明(2023)年將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位居產業鏈上的台灣中小企業可能受影響。今周刊昨(16日)公布中小企業減碳調查結果,發現約有八成五企業聽過CBAM,其中有超過兩成五企業認為對公司「影響很大」。 調查也顯示,已有...
2022-08-10 18:05
減碳做公益已成為具體實踐。全台首例公益碳權專案,透過捐款協助桃園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汰換高耗能燈具,取得180噸碳權,再以每噸2000元提供B型企業綠藤生機認購,減碳收益回歸公益,社福團體更能省下每年130萬元的電費支出。 ...
2022-08-05 10:51
近年森林碳匯議題受到矚目,在國發會的2050年淨零路徑規劃中,各種方式仍難以削減的碳排,將由碳匯達成碳中和,「森林碳匯」就是選項之一。碳匯的重要性,也讓人們看見森林的保育機會。但碳匯究竟是什麼?地球公民基金會上月底舉辦「種樹造林,可以為台灣...
2022-07-26 08:19
因應全球對碳價的管制,特別是歐盟即將啟動的碳邊境調整機制(俗稱碳關稅),台灣將於《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以「碳費先行」,並逐步朝向「碳稅或排放交易」的碳定價模式。然而,修法過程中充斥著企業「缺綠電、缺碳權」的聲音,質疑「碳費」僅為增加政府收...
2022-06-28 09:42
編按:面對2050淨零碳排壓力,企業、組織積極尋求其他碳抵減機會,而紛紛將目光轉向森林碳匯。若要深入瞭解森林碳議題,不能不先從正確認識森林碳匯開始,討論在國家、組織、專案三種不同尺度下的碳匯估算、考量與應用,以期在本世紀最重要的零碳課題中創...
2022-05-31 10:20
國發會正式在今年3月30日發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在80幾頁的報告中,除了口號與宣示目標,似乎並未明確看到實質上的規劃與政策執行方向。淨零目標下的供給及需求是否能達成平衡,也是目前台灣淨零道路上的棘手問題。 根據...
2022-05-31 10:03
環保署今年推出新的機車汰舊獎勵辦法,民眾可將換購電動機車的「減碳效益」賣給有溫室氣體增量抵換需求的開發單位或地方政府。不過,由於年初尚未有購買方,直至5月底,環保署已先行收購5700輛汰舊換新機車的碳權,發出每輛1000元的獎勵金。 ...
2022-03-29 09:16
目前迪士尼旗下擁有四艘郵輪,船上有著聲光炫目的歌舞秀、夜店、酒吧與遊樂設施,預計未來兩年內還會增加到七艘。在迪士尼所購買的碳權裡,有一半來自秘魯的奧拓梅奧保護區,主要用於抵銷來自迪士尼豪華遊輪的碳排放。相較於現在,迪士尼未來將更加依賴遙遠的...
2022-03-25 09:57
去(2021)年10月,馬來西亞沙巴州領導人與新加坡Hoch Standard公司及其夥伴澳洲顧問公司Tierra Australia簽署了碳權交易的協議,約200萬公頃的森林將免於毀林。為了保存碳匯、復育森林,居民賴以為生的土地及土地利用...

頁面

訂閱 RSS - 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