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
2024-10-30 09:39
國內碳權交易平台於10月2日正式啟動,只要業者取得經環境部核可的減量額度(碳權),即可在碳交所掛牌交易,由於目前國內碳權需求大於供給,加上可以抵減碳費,一噸價格從2000元起跳,甚至出現一噸4000元高價。面對台灣剛起步的碳權交易市場,《R...
2024-09-27 17:41
全球淨零浪潮來襲,消費者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各種宣稱「碳中和」的組織或產品服務,從3C產品、食品到體育賽事等層出不窮,其中是否有「漂綠」嫌疑?企業組織在宣稱的背後是否有所誤會?消費者該如何判斷?環境部昨(26)日公告《企業宣告碳中和指引》(簡稱...
2024-09-05 09:22
當全世界為了氣候變遷而爭分奪秒減碳時,另一場無聲的危機——生物多樣性喪失,正浮現而出。企業除採取減量措施減碳,還能善用碳權(Carbon credit,或稱碳信用)達成碳中和目標,但在援助生物多樣性方面,有沒有與碳權類似的生物多樣性信用(B...
2024-08-26 10:05
台灣碳權交易所這個月揭牌滿一年,下個月即將開賣首批本土碳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綠盟)22日舉辦「什麼是『好的碳權」』?碳權品質停看聽」講座,指出品質不良的碳權,恐讓業者花了冤枉錢。環境部表示,為避免碳權漂綠,下月底將訂定「碳中和宣告指引」提...
2024-08-20 10:07
高市將招商百億打造AI南區焚化廠 地方76%里長支持建設
高雄市將以促參BOT打造AI南區焚化廠,招商百億元,年省公帑2至3億元,新廠將採取總額減量,年處理量減少15萬噸,空氣污染物排放減少五成以上,地方76%里長支持建設;有民代憂心...
2024-07-22 09:46
自願性碳市場連續兩年衰退,非營利組織「生態系市場」(Ecosystem Marketplace)5月底發布新報告發現,去(2023)年整體交易量較前一年腰斬,降幅約56%,市值則從19億美元(約新台幣615億元)降至7.23億美元(約新台幣...
2024-05-24 09:39
去年底,美國流行樂天后泰勒絲獲選為《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她是史上第一位單獨獲選的藝人。泰勒絲不僅在流行音樂界備受肯定,事實上,她2022年頻繁搭乘私人飛機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也位居第一;2023年泰勒絲專機的飛行距離更可繞地球約七圈。面對質...
2024-05-03 10:59
環境部4月29日預告「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三項碳費相關子法草案,明訂收費對象與計費機制。草案中首度納入高碳洩漏風險係數,碳排放可「打2折」再享優惠。環團批評,環境部簡直把減碳當大賣場...
2024-04-26 10:35
為抵減企業或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碳排,碳權成了熱門商品。外媒揭露,杜拜一家碳權公司看上非洲森林的潛力,與多國簽下碳權協議,總土地面積比英國更大。這些計畫號稱可保護森林,但當地原住民批協議不透明,甚至擔心會因此被迫遷,引發人權爭議。
...
2024-04-09 10:59
上(3)月底《聯合報》報導台電所屬火力電廠近年「超額排碳」,且台電持有的碳權數量吃緊,恐怕將「無碳權可抵」。不過,我國並未如歐盟等國家施行總量管制,所有排放源理應都不會被限制排放總量,為何唯獨台電要面對「超額」情形?其實和一宗14年前的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