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 Page 17 | 環境資訊中心

時事評論

2020-05-20 10:34
去年,有家網上醫療保健服務公司股價低見28.55元,勁蝕7.5億元。然而,疫情後大家轉以線上問診,今年4月23日股價攀升至123.3元的高位。乘着視訊工具行情見好,該上市公司成功開拓東南亞市場,報載光是在印尼,每日便接獲近萬次線上諮詢,較疫...
2020-05-19 10:49
重建要能更美好 需要城市的遠見 COVID-19 疫情之下,各國封城措施改變運輸需求,將對城市型態有極大影響。而由全球將近100座城市組成的C40城市氣候領導聯盟(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2020-05-14 10:40
今年4月25日,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MARN)[1]接獲民眾通報,發現一群小虎鯨迷航、進入高雄港第二港口,並有五隻個體擱淺死亡、一隻後送安置。5月4日,至少有六隻小虎鯨再度出現於高雄港更為內側的中鋼100號碼頭,海洋保育署協調各方...
2020-05-14 09:29
超過400萬人確診的武漢肺炎(2019-nCoV)仍壟罩全球,感謝台灣政府與民眾共同防疫有成,至今已經超過一個月無本土病例,令人振奮。而立法院在5月8日通過了追加1500億紓困振興特別預算,台灣已經從防疫、紓困慢慢走向振興階段。 在台...
2020-05-12 17:29
本週三(13日)立院聯席委員會將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可否編列後續四年預算進行審查。但相較於三年前行政院以「擴大內需」、「刺激景氣」與「促進轉型」為由,大舉提出「綠能」、「數位」、「水資源」、「軌道」、「城鄉」等五個項目,後經立院激烈抗議後,又...
2020-04-28 09:59
全球疫情持續擴張,並且對於人類的生活造成劇烈的衝擊。那樣的衝擊,絕非僅有體現在醫療、公共衛生層面。難以抑制擴散的「病毒」,事實上帶動了一系列連帶的衝擊與影響,並且也將衝擊到農業、食物體系,它可能成為下一波影響台灣國家安全的重要因子。我們尤其...
2020-04-24 10:03
就像車禍一樣,事故現場的保留與重建是必要的。為了也只是防止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 藻礁被刨除最厚高度50公分。圖片提供:陳昭倫 中油在桃園大潭藻礁G1區(以下稱G1)興建第三天然氣接受站/港(以下稱三接)的海上無動力工作船...
2020-04-21 10:58
對蝙蝠來說,過去10年是一段糟糕的時光。在武漢肺炎(COVID-19) 出現前,牠們的數量已在全世界急劇下降。現在,即便病毒的來源與傳播途徑仍不明,牠們仍被歸咎為當代歷史中代價最慘痛的流行病之一的罪魁禍首。雖然科學家有義務即時披露新的威脅,...
2020-04-16 10:18
如果中國沒有徹底處理野生動物繁殖利用的問題,下一次疫情還會發生。 中國流行病學首席專家鐘南山於2010年就表示,當代傳染病有60%至80%(更接近80%)與動物相關。[1]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究竟起點為何仍無定論,但許多報導亦指新冠肺炎...
2020-04-13 17:29
3月23日 海上行船的夥伴行經大潭藻礁外海傳來ㄧ張照片,為了延伸中油第三天然氣接受站(以下稱三接)棧橋的海上打樁工程,施工單位以駁船拖來了ㄧ座固定式海上工作平台(以下稱工作平台)以及ㄧ台無動力浮動式平底工作平台/船(以下稱工作船)。由...

頁面

訂閱 RSS - 時事評論 訂閱 時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