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et國際新聞 | Page 219 | 環境資訊中心

HiNet國際新聞

2017-01-26 05:00
且把他鄉當故鄉!香港與澳洲研究人員發現,許多在原棲地被盜獵至幾乎滅絕的稀有物種,例如小葵花鳳頭鸚鵡,反而在香港這樣的大都市市中心或郊外安身立命,可望成為物種存續的新希望。 科學家共找出49種全球瀕危物種,包括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
2017-01-25 10:55
鳳梨、香蕉、芒果等是台灣主要外銷的水果,但這些多汁、果肉柔軟的熱帶果實,往往不耐儲藏、也容易在運輸過程中損壞,甚至滋生病蟲害。 傳統上高經濟價值的外銷蔬果,採收過後會經過藥劑的預先處理,預防果皮上的蟲卵孵化與病菌生長。部分後熟類的果實...
2017-01-24 05:00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曾說,聯合國只不過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聊天打發時間,實際上,2017年的聯合國仍然很忙——許多迫切的環境、人道和發展議題仍然在聯合國議程中。 近年,聯合國試圖解決伊波拉病毒危機、全球移民潮、開發與氣候變遷資金等議題,取得或...
2017-01-23 10:44
新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指出,解決氣候變遷問題有助於預防全球衝突,而聯合國必須更積極地預防衝突,因為「不作為的代價實在太高了」。 潘基文的繼任者、葡萄牙前總理古特瑞斯認為,聯合國花太多時間和資源因應...
2017-01-20 10:30
美國海軍訓練的「海豚部隊」將參與尋找墨西哥加灣鼠海豚的計畫,拯救最後僅存的個體免於五年後滅絕的命運。 加灣鼠海豚是全世界體型最小、也最瀕危的鯨豚物種,其主要的生存威脅是誤入非法捕捉加灣石首魚的刺網。 雖然鼠海豚不曾被成功圈養,專...
2017-01-19 05:00
日本在南極捕鯨,自2014年國際法院判定為非法後,今年第一次被記錄到捕鯨行為。海洋守護者協會 (Sea Shepherd) 日前發布日籍漁船在澳洲海洋保護區獵捕小鬚鯨的照片,澳洲環境部長對此表示「強烈遺憾」。 國際環境行動團體海洋守護...
2017-01-18 10:20
近年美國西海岸多次爆發大量藻華,範圍之廣大,甚至可從太空中看見。一份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新研究發現,海洋暖化可能導致越來越多的貝類感染致命毒素。 有些藻類會產生一種叫做軟骨藻酸(Domoic acid)的物質,累積在竹蟶等濾...
2017-01-18 10:09
屏東縣境內擁有國內少見大面積完整保存的日治時期飛官宿舍群,2007年縣府將70棟日式眷舍登錄歷史建築群,近年並積極整修活化利用,昨(17)日縣府召開今年首場文資審查會議,再次通過登錄12棟日式眷舍為歷史建築。 獲登錄文化資產的日式眷舍...
2017-01-17 10:35
英國衛報環境記者馬堤森(Karl Mathiesen)撰文警告,中國的象牙貿易與處理禁令雖被視為拯救大象免於滅絕的關鍵一步,但如果中國政府沒有同步解決更嚴重的非法象牙貿易,這個禁令只會讓盜獵變得更有利可圖,也讓非洲象族群處境更加危險。 ...
2017-01-16 10:49
美國準總統川普本週即將走馬上任,一舉一動備受矚目。不過談到川普的環境政策,環保界和科學界可說是一片哀戚,在媒體報導之下,就連一般民眾也開始擔憂,川普是否將退出〈巴黎協定〉?在一片「環境輸了」的聲音中,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倪世傑提醒,從川普打...

頁面

訂閱 RSS - HiNet國際新聞 訂閱 HiNet國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