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牙禁令獨漏黑市 專家:盜獵者恐漁翁得利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中國象牙禁令獨漏黑市 專家:盜獵者恐漁翁得利

2017年01月17日
本報2017年1月17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英國衛報環境記者馬堤森(Karl Mathiesen)撰文警告,中國的象牙貿易與處理禁令雖被視為拯救大象免於滅絕的關鍵一步,但如果中國政府沒有同步解決更嚴重的非法象牙貿易,這個禁令只會讓盜獵變得更有利可圖,也讓非洲象族群處境更加危險。

馬堤森引述專家意見指出,關閉的合法象牙生意規模其實不大。中國去(2016)年12月30日頒布的禁令,將在今(2017)年3月前關閉境內34間象牙雕刻工廠和130間零售通路的一半,其餘的在今年底前全數關閉。

中國象牙禁令漏洞 台灣相關法規也有

這些工廠和通路的象牙來源一般而言並非來自盜獵——雖然確實有部分盜獵品流入合法市場。合法象牙雕刻業的象牙來源是政府管制的象牙庫存,而這些象牙庫存多半是1989年國際貿易禁令實施之前累積的。所以新禁令並非直接保護大象免於被獵殺。

中國最主要的象牙市場是黑市。根據估計,中國境內銷售的象牙有90%是非法的(若以重量計算則比例會稍低,因為合法象牙通常比較大也比較漂亮)。

禁令的主要用意是告訴中國消費大眾,象徵地位和文化價值的象牙製品現在是個禁忌,以減少需求和壓制價格。由於跨國走私風險很高,黑市需要暴利才能運作。

禁令中提到,經過認證的、屬「文化遺產」的象牙製品得經官方許可在嚴密監管之下拍賣,但未清楚說明「文化遺產」的條件。環境調查局(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的懷德(Aron White)說,這樣的說法跟中國官方削弱象牙商品價值的目的互相矛盾。

英國和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漏洞,台灣也不例外。我國1995年起雖已管制象牙輸出入,卻存在兩個例外——一為私人持有的象牙,向政府登記即可合法擁有;其次,1995年立法之前庫存的象牙,商家經與政府申請許可即可販售。

專家:更應監管微信、提邊境、跨國合作

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大象計畫主任密立肯(Tom Milliken)表示,禁令整體而言是正面的,但要對遏止非洲盜獵有實質助益,更必須要——註冊和管制所有合法象牙庫存,以免進入黑市;管制包括微信在內的所有社群媒體銷售管道;強化邊境警力,避免中國人在寮國、越南和緬甸等非法但管制不嚴謹的市場購買象牙;與非洲國家合作查緝犯罪集團,許多在非洲盜獵的犯罪集團首腦是中國人。

獨立野生物研究員、中國政府顧問Wei Ji說,如果政府沒有打擊走私,禁令反而讓走私少了合法供應鏈的競爭,更加坐大。

國際大象保育呼聲高,中國舉行象牙銷毀活動。圖片來源:animalrescueblog(CC BY-NC 2.0)

此外,禁令本身是否真能被落實也需要中國國內外的注意。中外對話(Chinadialogue)編輯希爾頓(Isabel Hilton)指出,北京政府對各省的影響力往往被高估。

馬堤森則強調,問題核心仍在於中國是否能在非洲象消失前去除中國市場對象牙的需求。整體而言,禁令仍然是正確的,但中國若只是出於挽救外交面子而這麼做,並非真心為了拯救大象物種,最終可能讓盜獵者漁翁得利。

參考資料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蔡麗伶(LiLing Barricman)

In my healing journey and learning to attain the breath awareness, I become aware of the reality that all the creatures of the world are breathing the same breath. Take action, here and now. From my physical being to the every corner of this out of balance's planet.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