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
2023-04-11 18:06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與《天下雜誌》今(11日)舉辦淨零論壇,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強調台灣要發展綠色運具為主的交通策略,中央會持續協助各縣市推動大眾運輸,也會盤點運具電動化與智慧化的資源。桃園市、新竹縣市三名正副首長則以當地塞車日常...
2023-03-30 10:11
在德、義等國揚言否決的爭議中,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28日通過新規。2035年起,新售車輛要達零碳排,不能再販售使用傳統內燃機引擎的汽油車跟柴油車。在德國強力介入下,使用e-fuels合成燃料的新車仍可繼續銷售。
...
2023-03-17 18:28
中油公司規劃今年底引進國內首座可移動式加氫站。不過有業者提出,國內目前無加氫站設置法規可依循,建議先參考國外方法試運行。而氫能運具初期的高額成本,也需靠政府補助解套,否則生產出來的氫氣將「沒有地方走」。民進黨立委鍾佳濱今(17日)宣布成立「...
2023-03-10 17:57
台灣鋰電池產業發展多年,因應運具電動化、再生能源儲能等電池需求,預估2025年台灣二次鋰電池廢棄量將破千噸。相關業者今(10)日成立「台灣鋰電池資源產業協會」,首次串聯上下游供應鏈,建構循環再利用體系,讓廢電池永續利用。
鋰電...
2023-03-10 10:50
菲律賓「吉普尼」(Jeepney)司機與業者週一(6日)起展開為期一週的罷工,抗議政府要求轉換到環保車型、並且在年底前整併營運商的計畫。購買新車是筆不小的費用,抗議人士表示,他們要的不是更長的期限,而是更多的補助與財務協助。罷工預計進行到1...
2023-03-08 10:47
隨著技術發展,部分儲能系統、電動運具開始採用「電芯大於1公斤」的二次鋰電池(可重複充電的鋰電池),為了納管這些較重的二次鋰電池,環保署6日預告修正「物品或其包裝容器及其應負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之業者範圍」,將從明(2024)年1月起擴大列管鋰電...
2023-03-07 10:24
歐洲議會2月14日投票通過2035年禁售新汽車和新柴油車的法案,以實現歐盟在2050年氣候中和的目標。法案原定今(7)日會員國投票後就可以正式通過,但隨著德國、義大利立場轉變,加上波蘭、保加利亞未表態支持,法案無法通過的可能性大增。歐盟理事...
2023-02-15 23:15
2月14日
基隆市查獲販售台灣原生種野生鳥「放生鳥」 搶救計16種76隻
基隆市仁愛區南榮路鳥店販售十多種台灣原生種野生鳥類「放生鳥」,民眾向基隆市動物保護所檢舉,昨天會同保安警察第七總隊刑警至現場查緝,救出16種76隻台灣原生...
2023-02-14 22:27
2月14日
南部乾旱已556天沒下豪雨 南水局籲民眾業者響應節水
南部地區持續乾旱,主要水庫集水區距離上一次24小時內下200mm以上豪雨到今天已556天、超過一年半,低於歷年及近五年同期平均值,且紀錄還在持續增加,水利署南區水...
2023-02-08 10:17
每年一到冬天,印度首都德里的空污噩夢就跟著來。除了交通與工廠排放外,當地農民也常在這季節燃燒稻稈、枝葉等農業廢棄物。去年11月,PM2.5一度超標40倍,當地媒體以「德里已在呼吸毒氣」、德里居民在「吸煙」等形容慘況。不過,2023年1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