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 | Page 3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旅遊

2021-03-15 16:11
一提到屏東,許多人馬上聯想到墾丁,忽略了探索屏東33個鄉鎮市的可能。為了吸引大眾來發現屏東地方底蘊,屏東縣政府出版新書《屏東特有種》,讓旅人無論是爬山、品嚐客家味、逛市場漁港買現撈仔,或學潛水、觀星、觀雲,吃「著時」的水果,參與最獨特的國際...
2020-11-05 18:45
「越多的權力、更大的責任!」鄒族特富野社頭目如此看待原民狩獵自主管理的發展。2~4日第三屆「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獵人大會」於阿里山舉辦,其中〈原住民族狩獵辦法〉修正草案搶先亮相,供在場原民獵人團體討論。 此辦法完成後,未來將朝向各地獵...
2020-10-01 11:24
編按:宜蘭外海的龜山島,外形神似大海浮龜而得名。龜山島是台灣最年輕的火山島,曾經歷長達20年的軍事管制,直到2000年解封後開放觀光,至今已成為全台最熱門景點之一,因其採取總量管制,許多民眾仍無機會踏足龜山島。 其實龜山島不只外型神似...
2020-08-03 06:40
墾丁近期湧入近年最多的國旅人潮,包括後壁湖保護區的珍貴硨磲貝被挖走,出水口美麗的玫瑰珊瑚被踩踏碎裂,許多私房景點都變成菜市場,部分遊客甚至被目擊隨手抓寄居蟹、海參等生物狀況,媒體戲稱的「報復性旅遊」儼然變成「報復生態旅遊」,保育單位也聯手強...
2020-07-20 10:04
台灣興起拍鳥熱,人手一機,上山下海瘋拍鳥。為了拍到一張美照,各種手法紛紛出籠,不只騷擾鳥類,更危害生態。於是各種反思與管制,不斷被提出,希望回歸初心,因為尊重生態,才會按下快門。 屏東東港一處濕地上,飛來十多隻彩䴉,吸引拍鳥人...
2020-07-19 08:05
聯合國最新研究指出,為抑制新冠疫情的旅行禁令,今年全球旅遊業預估營收將損失至少 1.2 兆美元,若疫情持續到 2021 年,損失可能超過 3.3 兆美元。 全球最大的冒險旅遊公司,也是B型企業的「無畏旅遊」(Intrepid Trav...
2020-07-07 22:50
台東林管處表示,台東境內最近興起秘境溫泉和溯溪之旅,這類活動往往利用改裝車輛載運民眾沿溪床上溯到山區內進行野營及野溪溫泉戲水。 不過,常有部分帶團業者,在路線規劃上未經申請進入管制的保護 (留)區內;另外還有業者仿效國外休閒狩獵風潮,...
2020-05-20 10:28
大䴉的體型龐大,站立身長可達1公尺以上,體重可超過4公斤,一度被認為已經從柬埔寨滅絕。1993年,科學家與國際野生物保育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簡稱WCS)合作,在柬埔寨與寮國的邊境上,重新發現這種...
2019-03-06 18:06
在這幾年開始陸陸續續看到很多人跑去宿霧,然後伴隨著與鯨鯊共游的照片影片,直到最近即將要去宿霧,認真的看了資料,希望將一些資訊分享出去。 不管去過了或是沒有去過,看過鯨鯊還是沒有,這樣的事情其實都很值得再去思考一次。想要講這些也沒什麼理...
2018-12-07 17:30
編按:11月上旬,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2018兩岸媒體交流」活動,邀請中國媒體記者來台,以「台灣小而美的綠色經濟」為主軸,一路探訪台灣地方創生、循環經濟及公民電廠,領略台灣民間豐沛的環保能量。本系列文章,邀請中國媒體記者,以中國、媒體人的...

頁面

訂閱 RSS - 生態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