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
2011-11-27 09:08
「我們要為137年前抗日戰死的英勇族人討回公道」,以日本和漢人觀點撰寫的牡丹社事件,將殺害琉球人的排灣族人塑造成兇殘形象,後代子孫認為歷史被扭曲,在屏東縣牡丹鄉石門古戰場旁打造紀念公園,頌揚捍衛家園的排灣勇士。
發想打造紀念公園的屏東縣牡...
2011-10-25 21:42
「為留文化根,頭目築夢打造部落博物館」,台東縣達仁鄉排灣族基發發烏部落頭目陳富興,不畏冷嘲熱諷,花了20年時間,獨自打造全國唯一的部落博物館;看到年輕族人登門參訪,讓他感到很欣慰的說:「辛苦努力是值得的。」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化」...
2011-09-03 14:03
文建會公布民國100年指定的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人間國寶)名單,總計有7項8人獲選,來自屏東縣排灣族的口鼻笛藝師許坤仲與謝水能雙雙入選,成為「人間國寶」。
對原住民而言,天地間無處不音樂,口鼻笛正是排灣族最具象徵的傳統樂器,文化處表示,早...
2011-08-18 09:03
來自中國各地的環境媒體人16日訪問屏東來義部落,參與喜樂發發吾社區發展協會舉辦的部落收穫祭。
山居生活寧靜淳樸,生計卻成了所有居民最大的問題。此地位處高山、耕地不足,排灣族原住民以種植小米、芋頭和地瓜為主。來義鄉生活重建服務中心周克任感慨...
2011-08-08 00:55
歷經半年搭建,大武鄉大鳥村排灣族青年會所6日舉行落成儀式,部落耆老用傳統儀式告知祖靈,庇祐會所安全保存下去。笆紮凡社區協會理事長吳孝華表示,有了青年會所,就可重振部落裡的青年會制度。
為重振排灣族文化,帶動青年會成長,大武鄉大鳥村笆紮凡社...
2011-05-22 07:48
森永村栽種的無毒野菜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不但打響「野菜村」名聲;村民更津津樂道的是「一塊八分地,讓全村活起來」。
森永村是台東最南端的一個山區排灣族村落,全村500人,村內並無任何觀光景點及特色產業,失業率嚴重。受到張文獻「VuVu野菜農園...
2011-05-04 20:26
重建的泰武國小將是一所光電學校,預估每年可賣電約5、60萬元,8月師生即能進駐,因為擔心排灣族祖先不了解,師生日前特地帶著太陽能板登北大武山,向祖靈解釋現代化的光電科技。
泰武國小在莫拉克風災中受創,將隨泰武村移地重建,位在萬巒鄉新赤農場...
2011-03-31 19:34
99年6月曾傳出斷橋事件的達仁鄉土坂新建吊橋,2個多月前復建啟用,卻傳出有村民驚見成排穿著傳統服飾祖靈,臉色鐵青的猛力搖晃吊橋鋼索;另興建中土坂2號橋也發生祖靈附身祭師,痛罵族人任由施工單位拆建,不尊重先人,村民議論紛紛。
水土保持局98...
2011-02-17 16:12
屏東縣泰武鄉佳興村目前還有排灣族紋手老人,泰武國小老師邱霄鳳和查馬克將紋手圖樣及故事以手札方式記錄下來,希望傳承這個瀕臨消失的文化。
排灣族紋手都是女性,邱霄鳳表示,以佳興村的紋手來說,山、川、土地、太陽和人形等為基本圖案,紋手的圖樣有7...
2010-11-28 09:23
部落照顧的童年生活三十多年前,父母親的工作主要是到各部落兜售舊衣服,較近的會在同鄉鄰村、遠的翻過一座山到台東。過去交通沒有那麼便利,所以他們常常一去就是三、五天,所以父母不常在家,是小時候的常態。正因如此,我卻有滿滿的、美好的、愛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