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副刊 | Page 25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副刊

2020-10-25 07:21
經常散步的農路有一處柿園,八、九棵筆柿生長其間,秋末時結了不少果實。光是靠馬路邊的位置,便有20、30顆露出青黃外貌,再過個三、四星期似乎就會紅熟。 果園背山,前後還有些菜畦,大清早固定有二三農民在整理。但果園無人聞問,觀察好一陣,確...
2020-10-25 07:06
在街頭游擊三餐 在公園圍剿點心 在鴿舍的食盤上推演 例行的航線 生命是這樣試煉的 咕嚕嚕 在雕像肩上彩繪 在路燈頭上瞌睡 在安逸的屋簷排一列 恬靜的眺望 日常是這樣馴化的 咕嚕嚕 依然自動導航 但信都改用臉...
2020-10-18 07:59
人類是世界上最浪費的廢物製造者,所到之處無不生靈塗炭,就連自己也無法倖免;那帶來毀滅的掃帚與不受制約的雙手,僅僅在一個世代裡,就把歷經數百年所積存下來、孕育所有生命的土壤肥沃掃進大海中。我們必須了解,人類近代使磷分回歸農田的作法,只不過是補...
2020-10-18 07:58
燦爛過後 悄悄調整日子,轉向 適合傾聽的角度 路經的人 如果逐日而來 不妨讓我收錄 盛夏以降 蒸騰的企圖 但其實我更樂於沖洗出 秋涼的話題 不自主的漣漪啊 奔流的雲影 纍纍的心事我懂 蓮蓬。攝影...
2020-10-11 08:24
在自然谷的入口處,生長了許多偏好充足陽光的外來種植物。志工們每年不定期地清除,與社區無人管理的區域相較之下,災情控制在尚可忍受的程度。小花蔓澤蘭、紫花霍香薊、大花咸豐草、野薑花、昭和草……等,對環境的危害強度不一,而川七在它們之中相對低調,...
2020-10-11 08:21
當角落注滿黑暗 偶有蚊蚋,誤觸夜 纖細飢餓的神經 但母愛更營養 耽於守護 讓我更形強大 即令如此 我敏捷的步足 仍不得不對空僵持 備戰的陣式 不請自來的,也可能是 已知未知的敵 在我啣著的使命中 慢慢發育呀...
2020-10-04 07:35
始於淡水 沖洗出生命 順流而降的序曲 假如一路幸運 避開魚簍、三角網 逡巡的埋伏的大魚 海裡有濃度剛好的鹽 與時光,足以輕輕浮起我 浪遊的成長史 當召喚來自溪口 或光滑或粗礪沿岸岩壁 削成擂台和歸途 ...
2020-10-04 07:35
過去被視為環保象徵或健身運動的自行車,在今年的疫情催化下,不但廠商大發利市,更成為許多城市推廣防疫新生活的主力交通工具。甫公布的「全球自行車城市指數」(Bicycle Cities Index 2019),單車族可別錯過。 2...
2020-10-04 07:35
人們會以「米蟲」來形容好吃懶做的人,卻不知台灣有位碩果僅存、勤勞不懈的「米蟲博士」。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組副研究員姚美吉研究米蟲31年,一年到頭走訪全台各地農會榖倉,只為減少米蟲對稻穀的影響,幫所有穀倉守護每一粒稻穀,讓人們能盡情吃下一碗又一...
2020-09-27 07:25
我們正進入經濟發展與改善環境並行的新世界——全球人口持續增長,但人類使用的資源和造成的污染正逐漸減少?資本主義和技術發展曾掠奪許多自然資源,反而將會成為保護環境的關鍵?本書看似反常識、反主流的論述 ,卻以真切的數據與證據,去探討資本主義是否...

頁面

訂閱 RSS - 環境副刊 訂閱 環境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