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副刊 | Page 257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副刊

2006-10-01 05:05
城市——人類渺視自然、自我沈淪的產物,還是新秩序的偉大創造? 城市先於國家,是人類最早的群落形式。人類群聚集生活後,如何定義彼此的關係,又如何確定彼此的界線?互動之後又會產生什麼樣的新事物?透過城市的建造,法律、商...
2006-10-01 05:00
  這學期有門課叫「生物資源研究法」,光看名字也知道所涵蓋的範圍有多大,也因此其實這堂課有點葷腥不忌,除了在期初前約定好這學期以植物為主外,課堂上沒有什麼不能列入討論;卻也因此常常不小心大家一聊開便岔了題:而case study...
2006-10-01 04:58
很高興我能夠有這個機會參加這次的活動,在此要對海洋局、營建署以及海巡署辛苦的工作人員們,致上十二萬分敬意! 碧海藍天,這是我到東沙的第一個印象。下了船,我忍不住蹲下來抓起一把白沙,由珊瑚與貝殼所形成的白沙,讓它輕輕從我的手指間滑過,很美!...
2006-09-24 05:00
有了車,常常會錯過一些事,譬如在北海岸公路轉彎處,一個小小村落的入口。 那天,我站在路邊,等著,看看誰會發現這個入口。車輛呼嘯而過,一位打算騎自行車環台的先生,慢慢的,以時速10公里不到的速度,轉過頭,用適宜慢慢閱讀的心情,看...
2006-09-24 04:59
是神跡嗎?在一個遙遠古老的年代,一群鳥獸隨意踏印在河岸軟泥上的足跡,竟無端開啟了人類文明的序章…… 東漢‧許慎著的《說文解字》裡記載:「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那些隨意的...
2006-09-17 16:58
《漫長的夏天:氣候如何改變人類文明》是作者Brian Fagan氣候與文明科普名著《聖嬰與文明興衰:洪水、饑饉與帝王》(El Saqueo Del Nilo. Ladrones De Tumbas, Turistas Y Arqueolog...
2006-09-17 05:00
我喜歡蘭嶼的涼台,總是覺得蘭嶼人充滿童趣。 小時候,為了在家庭之外找尋屬於自己的空間,總是到家附近的林子,尋一個樹叢的空間,拖幾塊破木板,最好還有人家不要的座椅――於是孩童們的祕密基地出現了。 祕密基地當然算是療傷系地點,凡是暗...
2006-09-17 04:59
我輕輕地屈身在這炎熱的地,腹下的凹陷處有著我們的愛情結晶,我彷彿能感覺到他們在蛋殼裡輕輕地動著,我每一次呼吸,小傢伙們就長大了一些。空氣中瀰漫著炎熱的味道,是一股說不上來的感覺,我們就在這人類認為是「鳥不生蛋」的地方產下了我們的下一代;在他...
2006-09-10 05:05
  我喜歡這張照片,不只是因為照片外的我,深深被蘭嶼獨木舟所吸引,也因為照片內的蘭嶼孩童對獨木舟的好奇。我的觀看,是一種景仰;孩童的觀看,是一種傳承。       &...
2006-09-10 05:04
看著水鳥踩在淺水灘地上,不由得感歎牠們的腳趾是如此的特殊,細長的腳趾足以讓牠們踩在爛泥上輕柔地只留下腳印,而不像我深陷其中。關於深陷在泥灘地的經驗,或許得用動彈不得來形容,也得經過多番的親身體驗,才能知道在深陷泥中時,還能使自己從泥中脫困而...

頁面

訂閱 RSS - 環境副刊 訂閱 環境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