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環境 | Page 154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活環境

2018-09-25 10:37
港府計劃與大型連鎖快餐店合作、推動一項環保獎勵計劃,如果消費者外賣食物、但未有要求提供塑膠餐具時,就可獲得一個印花,消費者儲滿六個印花可換一套可重用餐具,以鼓勵消費者購買外賣時、棄用一次性塑膠餐具。光是香港三個最大的快餐連鎖店,每月使用約5...
2018-09-25 10:08
非洲豬瘟近期在中國蔓延,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務院督查組調查發現,動物疫病防治存在遠距離調運風險防控難、地方財權與事權不對等、基層防控隊伍力量薄弱、防疫責任覆蓋不全等亟待解決問題。 在農業農村部督查期間,發現「活豬到處運,病毒跟著跑」問...
2018-09-24 23:38
桃園市中壢分局興國派出所獲報,老街溪流被傾大批廢棄物污染水源,警方會同環保局會勘發現廢棄物為受損蔬果等雜物,調閱監視器查獲32歲黃姓男子涉嫌違反水污法防治法,訊後交由環保局依法裁罰。 中壢區興和里、芝芭里交界老街溪河段,民眾陳情河川被...
2018-09-24 09:36
台灣四面環海、魚種豐富,但是我們對周遭的魚其實很陌生。因為不認識、不了解,許多魚並沒有被珍惜對待。而漁民是造成海洋資源枯竭的元凶嗎?其實,改變的開端,也在我們的餐桌上。 台灣沿近海魚類多達一百多種,近年來漁業資源銳減,但大...
2018-09-23 10:51
台灣是生態多元的島嶼國家,許多路邊常見且看似平凡無害的植物,其實正默默地吞噬台灣的生態視野,如被稱作綠癌的小花蔓澤蘭,地毯式地覆蓋原生環境,它們大量繁殖的特性奪走了許多原生植物生長的空間。 紙植團隊感受到外來種對於台灣本土環境...
2018-09-23 10:16
2018台北雙年展以「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為策展主題,本次展覽試圖運用美術館作為轉化生態議題的場域,透過藝術家的觀點賦予意義並進行檢視,打造跨領域的對話平臺。 2018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 生態...
2018-09-21 10:30
張穎溢個頭兒嬌小,戴著眼鏡而舉止斯文,講起話來秀氣溫緩,參訪行程前抓緊時間訪談,科學研究、NGO、社區保護地三大脈絡照樣梳理清楚俐落,眼神專注地,傳達出一股扎實的、理性感性兼具的保育力量,雋永宏大。來自江蘇的她,從小喜歡生物,學的便是環境生...
2018-09-21 10:05
BMW、賓士、奧迪、保時捷、福斯,這些車廠世界知名,是德國人的驕傲,但說到交通轉型跟減碳,就是另一個故事了。交通部門已經連續兩年排碳量不減反增,2016年甚至比2015年高出4百萬噸。跟建築、工業與能源部門相比,交通轉型是德國最抗拒的部份。...
2018-09-21 08:11
生態旅行作家黃小莫在臉書分享了一段花蓮賞鯨直播影片,畫面中一尾抹香鯨就靠在賞鯨船邊,另2艘賞鯨船駛近圍在一旁,距離近到不少遊客不自覺伸手想觸摸,甚至能讓觀光客被抹香鯨換氣噴水打到臉,因此反思「台灣賞鯨業發展至今已超過20年,但卻沒有官方制定...
2018-09-20 10:55
未來的交通會是什麼樣子?到處跑的無人車或是天空飛的巴士?這似乎很虛幻。德國交通轉型智庫Agora Verkehrswende執行長霍厚德(Christian Hochfeld)用案例描述他認為這世紀結束前,交通轉型可能的樣貌。 ...

頁面

訂閱 RSS - 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