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時事評論 | Page 582 | 環境資訊中心

專欄 + 時事評論

2008-05-13 17:24
日昨,趕在國際綠色影展閉幕前,與同事們驅車前往宜蘭;連續看完三部影片《綠色浩劫》、《車諾堡之旅》以及《垃圾即食物》,每一結束,總有著悵然所失之感。 宜蘭國際綠色影展今年已邁入第五屆,主辦單位稱以重視環境、珍惜資源及對生命的關懷為主軸,希望...
2008-05-12 18:08
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幫地球降溫一點也不難!氣候暖化不但是全球共同的危機,也是今年地球日的主題;台灣環保團體所舉辦的地球月系列活動中,由國立科教館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辦的節能減碳系列講座,請到綠色陣線協會吳東傑執行長邀你我一同發起「嘴巴革命」...
2008-05-11 05:25
三峽大壩的工程,淹沒了上千個城鎮鄉村,造成一百多萬人民必須遷離家園,是世界最大規模的非自願遷移移民,當中包括許多貧窮的地區。原本安置計畫以就地後靠或就近搬遷為主,然而水庫淹沒了大量耕地,庫區人多地少,環境與經濟嚴重惡化,因此政府又安排數十萬...
2008-05-11 05:25
嘎啦賀是2008年鐵馬影展的影片之一,導演以將近30分鐘的片長,呈現一群人在雪山山脈的泰雅部落從事有機農耕的過程。 說一群人,還有點多;但就像有機農業的耕作者,只要有些人就有群聚的效應,特別是原漢的有機組合,還真的有點符合生物多樣性的人文...
2008-05-10 22:31
長久以來,自然生態保育團體深受官僚體系缺乏效率、運作遲緩、顧左右而言他甚或睜眼說瞎話之苦,但在萬般無奈與無力之際,卻又只把希望寄託在一個強而有力的「明主」或成立更高層級的組織架構之上。但卻往往碰上「靠山山倒,靠人人老」的窘境,或只能說是無可...
2008-05-10 05:08
利用市場機制管制溫室氣體似乎已經是一項普遍認可的工具,不管是京都議定書所設計的排放交易機制或是清潔發展機制,抑或是未來後京都時期可能擴張的其他類型碳交易,似乎都顯示,資本主義昌盛的今日,將二氧化碳商品化是合理的,也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然而...
2008-05-09 15:47
傳統的自由貿易事實上並非人人獲益,真正從自由貿易中得到利益的往往是有能力訂定自由貿易規則的北方國家,因此弱勢的南方國家長期被邊緣化而一直受困於貧窮之中。起源於歐洲的公平貿易運動,以解決傳統貿易不公平的對待弱勢國家為出發點,經由透明公開的採購...
2008-05-09 14:05
就在巴紐10億弊案淹沒整個媒體的時候,國民黨立院黨團悄悄的否決推動多年的「國土復育條例」與其先期的執行計畫。對於藍營立委陷害馬準總統於不義 ,違背馬總統競選時提出的環境政策,「進行台灣國土復育總體檢,落實中長程的國土規劃,包括了檢討復育國內...
2008-05-08 11:23
2008年2月初,我從北京回山東老家與父母過春節。當時,中國的南部正遭受50年來最嚴重的雪災,數以萬計的人困在機場和火車站,坐在報紙上失望地過年。好在我的老家山東雖有降雪,但交通無礙,我在除夕那天終於回到了家。 母親見我回來,歡天喜地的給...
2008-05-07 11:37
報載行政院已通過農委會所提出的「綠海計畫」,預計5年內投入新台幣71億元在平地造林2萬公頃,主要鼓勵休耕農地造林,每公頃每年平均補貼9萬元,期限20年,希望藉植樹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未來的馬英九總統更在其愛台十二項建設之「綠色造林vs....

頁面

訂閱 專欄 + 時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