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時事評論 | Page 611 | 環境資訊中心

專欄 + 時事評論

2007-07-29 05:00
當「樂活」這個概念慢慢在匆忙的都市人們心中發酵,大自然的呼喚充滿了致命的吸引力。「哈盆自然保留區」因為長久以來默默隱藏在北台灣的安靜世界中,先天上的優勢讓他們像風一樣恣意的孕育自然生命,而影片中呈現的原始自然景觀,更讓還沒有到過實地感受的人...
2007-07-28 05:49
上週末,21、22兩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百略學習教育基金會、中華新聞人傳播協會合作辦理了「環境新聞編採實戰營」,透過傳授對環境議題有興趣的志工有關新聞寫作的基本概念與技巧,培訓環境新聞的新血加入傳播環境資訊的行列。 同一時間的22日,...
2007-07-24 10:24
7月是水蜜桃的產季,北、桃、竹縣長聯手促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日前也在梨山促銷水蜜桃,當場開起復建中橫的選舉支票,隔天公路總局也重提台八甲線簡易復建的建議。當馬英九沈浸在支持者歡呼的時候,當縣長們因缺水而被咒罵的時候,當民眾為水蜜桃阿...
2007-07-24 10:14
雖然一般的生態旅遊不特別強調是陸地上的活動,但大家似乎習以為常視之就是。而冠上「海洋」生態旅遊,自然彰顯它的獨特性;其內涵自不同於一般的海上旅遊(如豪華郵輪之旅),當然也不同於一般陸地的生態旅遊。 打生態旅遊旗幟 名實相符? 台灣目前所...
2007-07-23 05:15
一項曾用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有機農業和沼氣革新項目正在西藏高原上被複製。但是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呢? 「該沼氣系統解決了長水村的牲畜糞便問題,並大大減少了當地對木材燃料的依賴。」 西藏自治區(TAR)的吳堅麥村地處偏僻,位於距離拉薩一個半...
2007-07-22 05:10
站立在芝山綠園的百年楓香樹之下,純然的敬畏。在神話中,樹不僅是生命的來源,也可以是生命的歸宿。擁抱著粗壯的樹幹,縱使不想永生不死,也不禁乞求生命的力量。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長期致力於環境的法律行動及草根教育活動,努力恢復人與自然...
2007-07-22 05:00
從一個只有來過台灣一次讀者的角度來讀這本書,我欣見它的出現,如一扇窗口帶領我進入台灣多樣且曾經富足的海洋世界;另一方面,也很高興知道當人們大膽躍入台灣東岸的深水大洋時,總還能適時地遇見一群花紋、弗氏、瓶鼻、斑海豚或飛旋海豚,靠著運氣和堅持,...
2007-07-21 05:59
缺乏保護機制的暖江壺穴國寶地景 1999年耗資4億8000萬預算的暖暖鐵路外移計畫引起爭議,在地人士發動陳情抗議,搶救暖江壺穴國寶地景引起全國矚目,終於擋下開發案而保住國寶。 基隆河壺穴地景所面臨的人為干擾,除了污水、垃圾、建築廢棄物&...
2007-07-20 10:32
朝野兩黨對於「一個解嚴、兩個表述」混戰,不但往自己臉上貼金,並向對手拋糞,消費完歷史議題,又將回到「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的弊案大戰,但歷史的荒謬卻更加明晰。當年踢破戒嚴體制的街頭衝撞,如今成為政府高官的懷舊大戲,而對集會遊行法的限縮,宛如社會...
2007-07-18 13:14
由法國POMA公司承建,歷經1年2個月工期,耗資10餘億元的貓空纜車,最早傳出今(2007)年4月就要開張,後來又說延到6月份,最後終於在7月4日上午由台北市前後任市長馬英九、郝龍斌剪綵儀式中,於下午2點正式攬客上路。筆者忝為在地NGO社團...

頁面

訂閱 專欄 + 時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