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Page 295 | 環境資訊中心

專欄

2008-10-19 12:29
自從2006年《京都議定書》實施以來,「碳排量」成了人人關心的話題,任何重大工程、消費行為都要被檢視一番,是不是「造成太多二氧化碳排放」。數據會說話,「台灣2004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達2億5598萬公噸,居世界排名第20位,年人均排放量達1...
2008-10-19 12:23
1970年代因對能源及糧食可能短缺而提出「綠色革命」,大片土地單一物種耕種、使用化學肥料以及農藥等,帶來大量農產品生產,卻也連帶造成生態的破壞、食物污染、已開發國家農產品生產過剩、第三世界國家則遭已開發國家之糧食傾銷、更造成農村人口外移、農...
2008-10-19 11:38
碳中和是一種計算機制,針對每一公噸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的衝擊,在地球其他地方減緩、或免除另一公噸二氧化碳的釋放,或透過造林之類方案吸收存留在大氣層裡的一公噸二氧化碳。嚴格來說,碳中和計畫只是藉相關產業的彌補努力,讓地球暖化現象不至於進一步惡化...
2008-10-19 11:35
碳足跡是指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量,食衣住行各種活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耗能排碳,耗能愈多碳足跡愈大,暖化會更嚴重。減少碳足跡可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以節約能源行動來減碳,避免暖化效應加劇,同時還可以省錢,何樂而不為呢? 個人碳足跡常以交...
2008-10-19 05:06
1979年在台灣,台中惠明盲校師生一百多人吃了由米糠油煮成的食物,皮膚開始變黑生瘡,指甲變黑,官方調查數月毫無進展,遲遲不敢發佈食用油可能受相關污染的警訊,直到當年10月,經過日本九州大學的檢驗結果出爐,證實米糠油內添加的多氯聯苯就是中毒的...
2008-10-15 11:43
專家認為氣候變化是造成中國西南地區明永冰川消融的原因,但當地的藏民卻有不同的看法。 在雲南省德欽縣的卡瓦格博雪山,有中國冰舌前端海拔最低的明永冰川。最近幾年,明永冰川持續消融和退縮,原因被專家歸結為「全球氣候變暖」。 2007年5月3日...
2008-10-15 11:11
台灣是全世界道路開發最密集的國家之一,每開一條道路,背後包含眾多的思維與論述,而往往都關於環境永續的價值。「蘇花高」大概是近期最典型的例子。蓋與不蓋,總有不同的想法支持。其實在第三代高速公路推動下,台灣道路的開發已經逐漸有了與環境共生的概念...
2008-10-14 15:39
經濟部水利署為鼓勵消費者選用省水產品,落實全民效率節水並促進業界研發省水器材,於1998年推動省水標章制度,並進行各項產品檢測,如符合產品規格即由水利署頒發省水標章證書,消費者經認明省水標章選購合格省水器材,即能在不影響原用水習慣下,達到節...
2008-10-14 15:38
「電源、愛心雙手、生生不息的火苗」所組成的標誌,就是節能標章。心形及手的圖案意指用心節約、實踐省油省氣省電,紅色火苗代表可燃油氣,電源插座代表生活用電,倡導國人響應節能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 產品貼上這個圖樣,代表能源效率比國家認證標準高1...
2008-10-14 15:33
為了配合綠色消費導向,讓消費者能清楚地選擇有利環境的產品,同時也促使販賣及製造之產商,能因市場之供需,自動地發展有利於環境的產品,環保署特別設計了環保標章的制度,並在2002年3月19日評選出我國的「環保標章」,這個標章圖樣為「一片綠色樹葉...

頁面

訂閱 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