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Page 296 | 環境資訊中心

專欄

2008-10-14 15:23
你能忍受一天不消費嗎?於1992年11月30日起源於加拿大的無消費日,提醒我們省思過度浸泡在消費主義的生活模式,其實不一定能帶給人們幸福。 全球的資源消費習慣排行榜上,台灣人為環境所造成的壓力排名世界第2,每一位台灣人等於消耗了全世界3....
2008-10-14 14:53
節能減碳是當前因應全球暖化的重要方式,在飲食節能方面,近二年出現「食物里程(Food Mile)」的觀念。食物里程指的是從農場(農、畜的生長地)到消費者購買地(市場、商店)所運送的距離,或是說我們嘴巴和食物原產地之間的距離。里程高,表示食物...
2008-10-14 14:52
極端氣候在近幾年頻繁出現,而且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都有所增加,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極大威脅。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委員會指出:極端氣候在過去半個世紀來已有增加趨勢,並強調不規則的氣候模式,例如季節雨所引起的水災已重創南亞的農田、家畜、財產,並引...
2008-10-14 14:51
回顧人類的歷史,地球氣候的變遷起自於數千萬年來自然事件的發生。但今日,人類的活動卻嚴重地影響地球氣候,溫室氣體迅速地排放到大氣中,這些氣體攫住了應散發到太空中的熱,使得原來的溫室效應更加強化,導致了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 全球溫度的上升會使...
2008-10-14 14:49
在20世紀,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攝氏0.6度,科學界也發現過去50年可觀察的氣候改變的速度是過去100年的雙倍,全球平均溫度的變化,幾乎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是同步上升的,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正是全球變暖的人為因素中主要部分...
2008-10-14 14:48
大氣中促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成分稱為「溫室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及水等 3 種氣體分子,其他溫室氣體還包括氧化亞氮(又稱笑氣,N2O,工業生產和化肥使用都會增加大氣中的N2O)、氫氟碳化物(HFCs,可作為冷媒)、六氟...
2008-10-14 10:22
隨著深度增加,陽光穿透進入海水中的亮度也隨之遞減。在深度接近千米之處已經是完全的黑暗,沒有任何的陽光可以穿透至此;然而在到達完全黑暗的深層水域以前,有一層光線微弱的朦朧區,視覺的適應與特化在此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部分生物擁有更為靈敏精良的視...
2008-10-08 16:13
標示著「未滿18歲請勿進入!」的網頁上,出現一張張遭車輾撞的動物屍體照片(註1),這些令人怵目驚心、望之鼻酸的照片,不僅控訴著人類為肆意擴張路權而對動物生存的侵害,也為道路開發切碎棲地、造成生態嚴重衝擊提出最有力的明證! 台灣的生物多樣...
2008-10-08 15:29
來自生態退化的青藏高原的許多牧民,期望移民到城鎮後生活會有所改善,但遷移的結果卻讓他們感到失望。 青藏高原的草原持續退化,中國政府認為當地牧民的牛羊是最大的破壞者,因此從2003年開始了一項浩大的工作,把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的...
2008-10-07 14:28
隨著深度增加,陽光穿透進入海水中的亮度也隨之遞減。在深度接近千米之處已經是完全的黑暗,沒有任何的陽光可以穿透至此;然而在到達完全黑暗的深層水域以前,有一層光線微弱的朦朧區,視覺的適應與特化在此便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部分生物擁有更為靈敏精良的視...

頁面

訂閱 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