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Page 301 | 環境資訊中心

專欄

2008-08-30 16:04
當開發行為或政府政策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時,必須事前針對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經濟、文化、生態等不同層面可能受衝擊的程度與範圍,提出環境管理計畫,並且公開說明及審查,這就是「環境影響評估」。 目前國內採二階段環評的架構,簡單來說,...
2008-08-30 16:02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基礎工作,監測項目包括:空氣品質、紫外線、水質、土壤環境、固體廢棄物、環境生物、環境放射性和環境噪音等等。 由這些監測項目可以構築一個「環境監測網」,除了可監控污染發生的狀況並及早預警應變外,更重要的目的是建立環境...
2008-08-30 16:01
當「給艾莉絲」的音樂從巷子口飄過來,就是垃圾車挨家挨戶清運垃圾的時間!現在丟垃圾除了需要裝在專用垃圾袋以外,還要做好分類及回收,你有注意過哪些東西是可以回收的嗎?回收的資源又到哪裡去了呢? 像是廢紙(包括飲料盛裝紙盒與鋁箔包)可製成再生紙...
2008-08-30 15:57
「廢棄物」是指人類社會活動中所丟棄的物質,型態上包含廢氣、廢水以及固態廢棄物。廢棄物的來源有兩種,第一種是事業廢棄物,來自事業單位(工廠、農場、學校等),再分為一般與有害,例如廢溶劑、廢油、石棉、焚化後的灰渣。第二種是「一般廢棄物」,來自非...
2008-08-28 13:49
中國的風能發電量正在超越目標地發展,生產者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中國關於碳的關係正在轉變,只是煤炭仍然居於主導地位。這種情況還能持續多久呢? 「大家普遍認為到2015年風能就可以和煤炭分庭抗禮,這在中國是一個轉捩點。」 在達阪城巨大的...
2008-08-27 10:50
我相信「生態智慧」一詞是外來的;一般而言,「智慧」乃定義在蘇格拉底或孔子的博學;而原住民族的智慧則顯現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謂「原住民族的生態智慧」,似乎有過於推崇之意,實際上,這僅是我們祖先的生活知識,在口傳之中,呈現了族群文化過程與自然關係...
2008-08-26 14:00
在甲蟲世界裡,最受歡迎的科別,當屬鍬形蟲科(Lucanidae)的甲蟲,由於牠們的體型大,雄蟲的大顎枝角狀結構發達,長久以來一直是甲蟲愛好者收集的對象。例如世界最大的鍬形蟲是產於印尼的長頸鹿鋸鍬形蟲(Prosopocoilus giraff...
2008-08-24 05:05
  端紫斑蝶停棲在藿香薊上,張開雙翅時有著寶藍色夢幻色彩,迷人的身影在花草間飄動,是夏季引人遐思的五彩精靈。 人面蜘蛛努力的吐絲且「手腳並用」包覆上網的弄蝶,中途還會停下來清理口器、觸肢與手腳沾到弄蝶翅上的鱗粉,鱗粉隨風飄...
2008-08-21 12:19
北京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的許可祝和她的團隊,為生態退化現象的受害者提供幫助,幫助他們爭取權益。 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的辦公地點位於北京一所大學的校園裡,辦公室面積不大,外面的走廊光線昏暗,牆上的漆都已經開始脫落,上面掛著金色的標牌,雖...
2008-08-19 14:23
人類受制於體型,因此對昆蟲的印象,常止於亮眼的、鮮豔的、巨大的昆蟲。若以演化的角度思考,這應該與人類生存於大自然中的危機意識有關:一般來說色彩亮麗昭示著有毒勿近,因而我們會對紅、黃色特別留意;而大型動物可能造成創傷,所以當我們聽到突發的沉重...

頁面

訂閱 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