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Page 302 | 環境資訊中心

專欄

2008-10-20 16:44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已是地球公民不可不知的迫切議題,唯有了解暖化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何種影響與改變,我們才能知道如何行動。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共同舉辦的「暖化HOT到家」節能減碳系列講座,上週六(26日)邀請了台南北門社區大...
2008-10-20 16:13
編按:環境問題無國界,環保人士更該跨界合作,拓展自己的視野!台灣環境資訊與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合作所辦理的「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邀請10位大陸民間環保團體代表來台交流,已於15日圓滿閉幕。為讓讀者對於中國的環境議題和環保現況更進一步的認...
2008-10-20 15:32
前言 台灣二氧化碳總排放量佔全球第21位,人均量則排全球第4位,其中有28.6%來自與建築相關的產業;因此綠建築的具體推動,對於整個台灣的減碳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政府政策與法規 1999年,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正式公告受理『綠建築標章』申...
2008-10-20 11:23
你能想像去住旅館還要自備盥洗用品嗎?這是保護環境的新趨勢!根據環保旅館協會對環保旅館的定義為「旅館管理者著手進行省水、省電及減少固體廢棄物的程序,並利用節省下來的成本,協助保護這唯一的地球。」 美國自1995年就開始「綠色標籤旅館計劃」,...
2008-10-20 10:52
「綠建築」就是「花費最少的資源建造,產生最少的廢棄物」,也就是環保的建築工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共存;透過施工、建材和設備的設計,讓建築物對環境的影響最小。綠建築有很多益處,包括降低施工費用、減少耗能、增進使用者的健康及生產力、減少碳排放與...
2008-10-19 23:48
「碳補償」是個人或是機構,透過他們自己行動或是透過碳補償服務者代為處理,而達到減少淨碳排放量的過程。碳補償的方法有許多種,植樹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種,以再生能源及能源節約作為補償方式也越來越普遍,其中包括排放額度交易。 碳補償的預期目標是要抵...
2008-10-19 12:29
自從2006年《京都議定書》實施以來,「碳排量」成了人人關心的話題,任何重大工程、消費行為都要被檢視一番,是不是「造成太多二氧化碳排放」。數據會說話,「台灣2004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達2億5598萬公噸,居世界排名第20位,年人均排放量達1...
2008-10-19 12:23
1970年代因對能源及糧食可能短缺而提出「綠色革命」,大片土地單一物種耕種、使用化學肥料以及農藥等,帶來大量農產品生產,卻也連帶造成生態的破壞、食物污染、已開發國家農產品生產過剩、第三世界國家則遭已開發國家之糧食傾銷、更造成農村人口外移、農...
2008-10-19 11:38
碳中和是一種計算機制,針對每一公噸二氧化碳排放所造成的衝擊,在地球其他地方減緩、或免除另一公噸二氧化碳的釋放,或透過造林之類方案吸收存留在大氣層裡的一公噸二氧化碳。嚴格來說,碳中和計畫只是藉相關產業的彌補努力,讓地球暖化現象不至於進一步惡化...
2008-10-19 11:35
碳足跡是指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量,食衣住行各種活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耗能排碳,耗能愈多碳足跡愈大,暖化會更嚴重。減少碳足跡可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以節約能源行動來減碳,避免暖化效應加劇,同時還可以省錢,何樂而不為呢? 個人碳足跡常以交...

頁面

訂閱 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