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 Page 685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新聞頭條

2018-09-26 12:34
環保署前日拋出對全台海水、自來水、海灘、貝類塑膠微粒含量的初步調查,顯示大部分的樣品中都含有塑膠微粒,也引發社會對海鮮還能不能吃的討論,環保署26日澄清,根據聯合國2017年發表的報告,目前評估結果是塑膠微粒對人體健康風險,與其他污染相較並...
2018-09-26 10:55
時序入秋,降雨減少、烈日當頭的天氣形態被戲稱為「秋老虎」。不畏懼牠張牙舞爪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imberland以及長期深耕嘉南沿海的台大城鄉發展基金會,9月20日一同為嘉義布袋的環境保育貢獻一分心力! 本場次工作假期可略分為早上...
2018-09-26 10:40
為阻止全球暖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工程界不斷尋求新的點子,盼望在氣候災難發生時,多爭取一些時間。而最新的方法之一是在海底建造長城。 根據20日在歐洲地球科學聯盟《Cryosphere》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在深海中用岩石和泥沙當屏障,...
2018-09-25 12:24
環保署25日公布國內塑膠微粒含量首次調查結果,包括海水、自來水、海灘與貝類在內,大部分的樣品中都含有塑膠微粒,自來水中檢出塑膠皆為纖維狀,每公升為0至6根,遠低於瓶裝水的檢出量;海水中的微型塑膠數量為每1000公升有1000至1萬8500個...
2018-09-25 10:40
歷經20多年、眾多海洋學者、團體倡議,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正式掛牌運作。帶著宣告台灣海洋國家的意味,4月28日海洋保育署也正式上路,作為海洋資源保育的先鋒角色,海洋大學教授黃向文接下海保署長的重任。 黃向文過去在學術領域做過海洋事務與社會...
2018-09-25 10:32
即便是夏季,正午時分的史丹利公園,一點也不令人感到炎熱。因為,隨意找一塊綠地,都能享受公園裡各種針葉樹的庇蔭。再強烈的炙熱陽光,穿過濃密樹葉的縫隙之後,都會變成溫柔和煦的光斑,灑在綠草地上。一旁的草地上是四處覓食的加拿大雁和葡萄胸鴨;美洲河...
2018-09-25 10:14
英國衛報報導,一項新研究顯示,空氣污染可能增加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所有年齡層皆然。 根據取自倫敦的研究資料,空氣中氮氧化物(NOx)含量最高的地區,50歲以上罹患失智的風險比含量最低的地區高出40%。 空氣中氮氧化物含...
2018-09-24 10:57
外界頻頻喊缺電,每當夏日飆高溫,不免讓人憂心是否會缺電。不過,「氣溫高,用電量會增高,電就不夠用」並不是永遠的定律。用電、調度除了受氣溫、機組狀態影響,連今天星期幾都有關連。 七月底連續兩日高溫,8月1日持續升高,創下今年全台平均最高...
2018-09-24 10:56
開關一開,電力就來,一關,電力就停止。這個2300萬人每天每小時每分鐘的小動作集結起來,變成全台的電力負載。負載像個曲線,隨著白天的甦醒、氣溫的升高而攀升,隨著人們的休息、睡眠而下降。 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要維持電力系統穩定,時時刻刻...
2018-09-24 10:50
今年夏天提早來到,5月就頻頻創新用電紀錄,7月底另一波用電高峰,一連數日全台高溫,用電連創新高。8月1日這天,全國用電量創下歷史新高,瞬時尖峰用電在下午1時54分達最高點3735.1萬瓩。 這一天,卻沒有一般人想的「缺電」,仍有23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