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2018-10-05 09:39
敘述植物採集者《佛里神父》一書,今年榮獲第42屆金鼎獎「政府出版品類圖書獎」,凸顯植物採集者的特殊身份及重要性。作為植物分類的基礎,19世紀尾、20世紀頭,植物採集者往往得深入蠻荒無人之處,瘴癘魍魎出生入死。佛里神父兩次來台採集植物,第一次...
2018-10-04 17:24
環保署4日下午審查高雄仁武產業園區環評第三次初審,此案選址在台糖農地,目前有平地造林20公頃的林地,但可望吸納周邊未登記工廠,討論後小組建議此案通過,但要求高市提出具體的樹木保留與移植計畫。
高雄仁武產業園區開發計畫。圖片...
2018-10-04 10:14
為了減少對石油和天然氣發電的依賴,波灣六國正在研究從非洲牽電纜、送電到中東的可能性。
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Riyadh)。圖片來源:Stephen Downes(CC BY-NC 2.0)
由海灣GCC國...
2018-10-04 09:50
查閱台大及林業試驗所植物標本館的標本採集記錄,我們可以發現瓜皮草過往在台灣分布於三峽水田(1936年)、通宵水稻田(1987年)、大甲(1907年、1982年)、蘆竹坑子村(2000年)、林口下福村(1991年)、通霄鎮烏眉坑(2014年)...
2018-10-04 08:55
好萊塢電影裡,科學家為了研究龍捲風,開車追著風跑;真實世界裡,科學家是搭著噴射機去追颱風。為了增加颱風預測可靠度、減少對陸地民眾的傷害,每年都有一群台灣的科學家與飛行員沿著暴風圈飛行,沿途投下觀測儀器,將颱風資料即時傳回氣象局,這就是「追風...
2018-10-03 14:51
3日環署舉行339次環評大會,原預定要繼續舉行觀塘案的內部討論與決議,但在民間學術委員紛紛不出席的狀態下,只有8位環委到場而流會。
雖然環保署長李應元堅持以先舉行「談話會」、「休息一下」拖待出席委員人數湊齊,不過經20分鐘的等待,最後...
2018-10-03 14:13
荒野保護協會最近與國際學者合作,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將他們歷時12年的淨灘活動整理分析數據,替台灣的海岸廢棄物研究站上國際舞台。
為了推動完整的調查研究,荒野保護協會結合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教授華博諾(Bruno W...
2018-10-03 10:30
便宜好用、萬用的塑膠成為日常必備品。一罐仙草凍上有廠商貼心準備的小湯匙,上面還有個塑膠蓋。化妝品外有紙盒包裝,紙盒外還有一層塑膠收縮膜。如何讓減塑與食品安全、產品運送、倉儲保存間達到平衡,全台最大有機連鎖店里仁一關一關闖。
里仁啟動「...
2018-10-03 10:25
號稱「環保」的塑膠替代材料不少,但負面傳聞也多,像只能裂解卻不能分解的塑膠袋混充其中;或是產品本身摻雜了生物材質與塑膠,成為無法回收的混合塑膠;以及可自然分解,卻缺乏明確回收處理的PLA。
面對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使用的塑膠包裝,究竟怎...
2018-10-03 09:39
因著人類的污染,海洋中的高階消費者虎鯨,是地球上吃下最大量多氯聯苯的動物。更糟的是,牠們體內的多氯聯苯還會隨著哺乳傳給下一代。
雖然多氯聯苯已被禁用數十年,仍然持續滲漏到海洋中,濃度隨著食物鏈往上而越來越高。英國衛報報導,一篇發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