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 Page 682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新聞頭條

2018-06-06 10:14
一般民眾若想在生活中做些改變來減輕地球負擔,從哪裡開始最有效,換電動車?少搭一趟飛機?根據一份刊登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指出,減少肉類和奶製品的攝取,是減少環境衝擊的最佳方法。 這是學術界目前為止最全面的一份農業環境影...
2018-06-06 09:37
編按:石虎,台灣唯一的野生貓科動物,因為棲息地與人類活動範圍高度重疊,如今正面臨生存危機,要如何兼及人類生活與石虎保育,成為重要課題。近日,苗栗縣議會因「擔心開發受限」而退回《石虎保育自治條例》,再次帶出淺山地區保育與開發之間的拉扯[1]。...
2018-06-06 09:36
地型多丘稜,經濟以農業及周邊森林資源利用為主,台灣苗栗縣與日本對馬島等里山倡議案例有許多相似之處,也因此,苗栗縣堪稱台灣典型的里山地景,也是台灣石虎族群主要的分布地區。 石虎,由於棲息地與人類活動範圍高度重疊,正面臨慣行農業帶來的毒害...
2018-06-05 16:17
台電公司7月初開始將核四廠尚未使用的燃料送到美國,引發國內民間團體論戰,中華民國核能學會5日上午在記者會呼籲「勿將核四燃料運出台灣」,燃料外送所造成的直接損失超過84億,核四廠也因此無法商轉,建廠投資3000億將是全民負擔與浪費;全國廢核行...
2018-06-05 16:03
核災後對環境與食物的影響究竟為何?台灣與日本公民成立「輻射防護聯盟」,5日在台北舉行記者會,宣示將引進國際先進、客觀、公開透明的輻射檢測技術,建立民間輻射檢測實驗室,並監督政府輻射檢測與防護工作。 聯盟提出要求,各國政府應公開透明揭露...
2018-06-05 10:13
「塑戰速決」是今(2018)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敦促各國政府、工業界、社區和個人齊聚一堂,探索可持續替代品,並積極減少一次性塑膠的生產和過度使用,以避免污染海洋、破壞海洋生物並威脅人類健康。 其中,塑膠材質的菸蒂對於世界的毒害...
2018-06-05 09:52
全球暖化的現象日益嚴重,而森林作為地球的肺,是緩和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功臣。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2014年的評估報告,在1750到2011年間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為二氧化碳排放來自林業以及相關土地利用。巴西和印尼都擁有大片熱帶...
2018-06-05 09:46
會議室的兩位訪客,幾次問我:「我們是否好傻?」不太懂得回答,要問大家。 認識他們,要從最近拜訪台灣環保公司「大豐環保」說起。大豐的R&D同事簡介工作時,提及香港有綠色小店,跑來請求幫忙以再生塑膠製造商品容器。 當商家們都...
2018-06-05 09:44
2011年5月20日,矢崎克馬於眾議院科學技術特別委員會。(出處1、2) 前言:矢崎克馬為日本物理學者,曾任日本學術會議物理學研究委員、琉球大學理學部長等職位,現為琉球大學名譽教授;曾至國會擔任專家證人,解說游離輻射的健康影響...
2018-06-05 09:40
台北中山捷運站附近一棟昭和八年(1933年)落成的古宅「紅葉園」,保存之路頗為坎坷。 去年夏天,文資團體在紅葉園被都更前發現提報文化資產,文資審議會議遭否決。輿論持續支持保存,經台北市都發局從中協調,地主和開發商願出資千萬協助搬遷古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