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 Page 839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新聞頭條

2016-10-12 18:02
戴奧辛排放也可能造假?為防止少部分不肖業者用空氣稀釋,降低戴奧辛排放濃度、規避罰則,環保署擬修正 「固定污染源戴奧辛排放標準」與「中小型廢棄物焚化爐戴奧辛管制及排放標準」,新增含氧百分率作為校正的基準,並於今(12日)召開公聽會,聽取各方意...
2016-10-12 10:41
英國《獨立報》報導,最新研究發現,氣候暖化使過去30年間,美西森林大火的面積翻倍,相當於1.2個台灣大小。科學家表示,這個問題還將持續惡化,直到吞噬所有森林。 森林大火。攝影:Kari Greer。圖片來源:美國農業部&n...
2016-10-11 18:22
十年來,經過兩次環評、兩次行政訴訟,位於后里的中部科學園區第三期發展區(中科三期)七星園區今(11)最終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二階環評)第一次小組審查,不少后里居民均到場關切。 環評委員與民眾對於七星園區的廢棄物處理、污水放流影響...
2016-10-11 11:28
科學界預測,2100年的全球平均溫度將比現在高出2.5°C,因此研究人員在比外界溫度高2.5°C的培養箱中飼養南方綠椿象,卻發現所有實驗個體都未能達到性成熟。這項研究顯示,全球暖化可能殺死昆蟲和其他動物胃部的益菌,使生態系統變得脆弱。 ...
2016-10-11 10:53
10月10日國慶日,在屏東萬巒五溝社區迎來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水草日」。為了復育五溝在地原生水草和水生動植物,五溝水守護工作站這天召集社區志工和長輩,一起來到劉氏宗祠前的水圳種水草,為魚蝦蓋餐廳、造農場。「這個行動一方面是要宣示五溝水水圳志工...
2016-10-10 09:00
政府力推太陽能,預計2025年達20GW,不過,太陽能發展需要大量土地,而「農地種電」又爭議不斷,政府轉而利用爭議較少的鹽業用地與地層下陷區,設立太陽能專區。但學者批評,太陽能貴在分散、即地即用,台灣建築物多,應該朝屋頂太陽能發展,而非占用...
2016-10-10 05:00
PeeJ期刊4日發表了一份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深海珊瑚研究。科學家歷時20年探勘2590公里長的夏威夷群島,除了在當地中光層珊瑚生態系發現大量藻類,更認定這裡是地球海域中特有種密度最高的地方,有許多淺海珊瑚生態系沒有的特殊物種。 研究團...
2016-10-09 14:37
農地、居家如何防鼠?農委會防檢局去年停辦「全國農地滅鼠週」,省下一年1500萬的餌劑費用,今年更貼心製作以生物防治取代投藥滅鼠摺頁,提供農民及民眾參考。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則於今(9日)展開「臺北市家鼠防治活動」,推三不政策讓鼠輩遠離。 ...
2016-10-08 05:00
為期兩週的第17屆(CoP17)華盛頓公約會議於4日落幕,152個締約國通過許多重要的野生物貿易決策,加強打擊走私、提高物種保護等級、實施減少走私需求策略以及與偏遠社群更密切合作,讓非洲象、穿山甲、紅木等物種獲得更高等級的保護。 ...
2016-10-07 22:07
台化彰化廠M16、M17與M22三座鍋爐生煤許可證到期,導致工廠停工與員工抗議。該事件今(7)延燒至中央,環保署署長李應元下午出面,與彰化縣長魏明谷、台塑集團副總裁王瑞華帶領的台化代表共同協商。彰化學生、民眾與環保團體到環保署外抗議,指控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