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國際管理 許黑鮪一個10年復育願景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加強國際管理 許黑鮪一個10年復育願景

2014年09月17日
作者:張水鍇(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

近年太平洋黑鮪產量遽降,不僅漁民、政府憂心,也引起社會的關切。不過,好消息是,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下,負責太平洋黑鮪資源管理的北方次委會,9月初在日本福岡的會議通過了一個重要提案,明年開始幼魚產量將要從2002~2004年的水準削減一半,以推動10年復育計畫。

太平洋黑鮪近年產量遽降。圖片作者:Aziz SALTIK,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justaddwater/404526840/in/photostream/,本圖符合CC授權使用。

雖然這個提案是會員不到10國的北方次委會通過的,仍需在今年12月於西薩摩亞召開的大會中最後定案,但這是黑鮪主要捕撈國家經過一週討論爭辯所得的結論,已具有相當重要的指標意義。

1年百萬尾幼魚 黑鮪數量大量降低

筆者曾全程參與黑鮪資源的科學會議及管理會議,黑鮪和其他生魚片鮪類不同,受北太平洋環境影響很大,過去黑鮪數量曾劇烈變動,因此科學家一直到前年才有共識,現在的產量低代表著過度捕撈後的資源崩潰,親魚數量剩下不到人類開始捕撈前的6%。

而9成以上的影響是來自日本、墨西哥和韓國的大量捕撈幼魚(30公斤以下),台灣和日本捕撈成魚的影響僅佔2%。以簡單數字來說,就是台灣1年捕撈約千餘尾成魚,而日、墨、韓3國1年就捕了百萬尾幼魚,這些幼魚好不容易撐過死亡率最高的稚魚時期活下來,但還沒機會生產下一代前就被捕。

雖然去年已通過了幼魚產量減15%的管理措施,但科學家預測這個措施的效果不大,只有把幼魚產量直接削減50%,黑鮪資源才有8成以上的機會在未來10年內恢復到歷史水準的中值。

這項提案是由消費量佔8成以上的日本所提出,以往黑鮪管理主要反對方韓國,本次在諸多壓力下終於同意,但韓國強調以往幼魚捕最多的是日本,韓國漁業近幾年才開始,因此雖然同意整體幼魚產量減半,但要求兩國未來必須公平就各國受益程度來討論個別刪減量。

目前仍有在太平洋東邊、又不屬於此組織的墨西哥尚未正式同意產量減半,還要等東邊國際組織通過同等措施,不過墨西哥在本次會議也強調應強化管理,因此不至於前後不一。

示意圖:自科學研究結果出爐後,黑鮪資源目前的低迷狀況,已受到國際保育組織批評連連。圖片作者:Angelo DeSantis,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angeloangelo/2908593755,本圖符合CC授權使用。

落實幼魚產量減半 台灣不缺席

自科學研究結果出爐後,黑鮪資源目前的低迷狀況,已受到國際保育組織批評連連,華盛頓公約也虎視眈眈要透過貿易來管制,再加上許多國家已被歐盟或美國警告將列為非法、未報告、未受規範(IUU)國家,因此儘管黑鮪漁業背後有強大利益,但會議最終仍得到令人鼓舞的進展,顯示了保育團體的監督、以及社會輿論的期待還是有功效。

台灣漁民近幾年承受黑鮪產量劇減之苦及傷害資源之冤,不過這卻給台灣黑鮪管理一個轉型的機會;黑鮪嚴格管理的制度也讓台灣在會議上獲得美聲,以及得以堅持加強幼魚產量減半管理的立場。

然而會議上一些國家對台灣的質疑,卻仍需要政府及漁民嚴以待之,例如台灣產量在黑鮪資源低迷情況下為何得以增加、台灣嚴格統計系統是否確實執行、捕成魚的國家(指台灣)不應豁免於產量削減等。實際上台灣今年黑鮪產量增加主要是因漁場擴大及作業船增加,並非資源恢復,不應慶幸,反而應確實配合提案的要求管控捕撈船數,以免他國認為台灣特權豁免,而漁民也應配合政府確實執行黑鮪漁撈文件制度,以免被質疑制度的有效性。

我們期待這項有科學依據的提案最後能通過並被確實執行,透過保育團體及社會輿論的監督,使黑鮪資源復育能真的「10年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