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百人淨灘「趣」 見證沖繩海祭盛況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台、日百人淨灘「趣」 見證沖繩海祭盛況

沖繩、台灣海洋漂流物對策交流活動系列報導二

2014年10月21日
本報2014年10月21日沖繩訊,溫于璇報導

「沖繩、台灣海洋漂流物對策交流活動」第二天,參訪團隊與在地居民共650人一同來到石垣島北邊的吉原海岸,參與一年一度的「Love Love海祭-淨灘行動」。

蔚藍天空、清澈海水與珊瑚礁相映、搭配白色的沙灘與南國特有的閃耀陽光,是石垣島給人的美麗印象。但位於八重山地區的石垣島,沙灘上卻是佈滿非法放置、海漂而來或一般家庭產生的垃圾,其中,也可看到藉由海流而來的台灣的垃圾。

吉原沙灘上布滿垃圾,大多是漁業用具及保特瓶等物品。

吉原沙灘上布滿垃圾,大多是漁業用具及保特瓶等物品。

沖繩Love Love海祭 百人淨灘登場

「我們要以愉快的心情進行淨灘行動!」Love Love網絡事務局成員江尻栄子(Ejiri Eriko)在介紹時特別提到。

「Love Love海祭-淨灘行動」起於幾位愛好衝浪的在地女性,因為喜歡石垣島、喜歡自然、喜歡海,開始自發性的進行淨灘行動。但由於有太多的非法棄置垃圾,因此與鄰近八重山地區關心環境的伙伴,一同展開交流網絡,舉辦淨灘行動。此舉受到多方的支持,因此在2009年擴大舉辦,成為今日以輕鬆愉快為前提的「Love Love海祭-淨灘行動」。

在進行垃圾分類時,民眾也認真檢視分類方式。

在進行垃圾分類時,民眾也認真檢視分類方式。

現場除邀請民眾淨灘、分類外,也請現場民眾一同以海漂垃圾製作藝術品,過去曾以飛行傘於空中攝影展現成果。在地居民參與十分踴躍,許多高中生自願的加入本次行動,八重山商工業高中就有60多人參加。第一次參與的米盛小姐現年高一,她驚訝於這裡的沙灘原來如此髒亂,也十分意外可以撿到很多外國保特瓶。

在一開始淨灘時,特別教導小朋友們辨識自然物及人工物,讓小朋友學習辨認。

在一開始淨灘時,特別教導小朋友們辨識自然物及人工物,讓小朋友學習辨認。

許多家庭趁此機會帶著小朋友參與清理海岸,現場工作人員特別教導小朋友辨識海灘上的自然物(如枯葉、漂流木等)及人造物(塑膠瓶等垃圾)的不同,讓小朋友知道垃圾如何產生,也讓小朋友接近自然。

當日也有來自其他國家的旅客參加,從澳洲來到石垣島的Hamer一家,因為民宿主人是活動執行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一起參與淨灘活動。Paol Hamer剛好是海洋研究員,是第2次來到此石垣島度假。分享在澳洲的淨灘經驗,他提到澳洲年輕人生長在海岸十分骯髒的世代,「沒有看過原本的美麗海岸,可能就會認為海岸骯髒理所當然。」

淨灘、野餐、音樂會 居民重拾海洋魅力

現場音樂會及海岸邊野餐等精心安排的節目,讓民眾在海邊度過愉快的一天。

在上午的勞動與分類後,大夥自備餐具享用社區媽媽準備的午餐,同時享受溫煦陽光與乾淨沙灘音樂會,抑或在海中享受玩水樂趣。有的在岸上看著美麗的海,重新感受乾淨海岸與海洋魅力。

在地高中生也自發參與本次行動。

在地高中生也自發參與本次行動。

本次參與台日交活動的台灣民間組織,也趁此空檔討論台灣淨灘與本次活動的不同。由於台灣民間組織多採用繁瑣的ICC分類方式,台南市社大海灘廢棄物監測社社長戴雅婷認為,本次活動沒有複雜的分類方式及計算數量,可能是因為垃圾種類比較簡單,相對有更多時間把沙灘清理乾淨,「使得沙灘上垃圾明顯減少,不僅讓志工有充分成就感,且活動設計富有樂趣,讓人感到淨灘是很愉快的事情。」

現場特別以教具方式展示分類方式,讓民眾一目了然。

現場特別以教具方式展示分類方式,讓民眾一目了然。

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專案胡介申表示,活動內容多元卻十分流暢,感覺到主辦單位的細心。他也發現在台灣撿到保特瓶的數量遠比日本低,可能是台灣保特瓶回收金機制所致。而在台灣,多數自發性的淨灘目標可能只是清理乾淨,但更重要的是政策、教育及研究,多方並行,才能進一步處理海洋廢棄物問題。

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科主任秘書丘明中表示,外海漂入的垃圾令人感到困擾,除政府努力外,民眾的參與更重要。台灣四面環海,東北風也帶來很多海漂物,需要大家的力量加入。

主辦單位Love Love網絡事務局執行委員長笠原利香表示,希望透過輕鬆的活動,讓第一次淨灘的人也感到守護自然的愉快。笠原利香強調,這為純粹的志工活動,工作人員也是由在地自願者擔任志工,避免金錢或權威影響參與動機。第一次活動只有200人參與,但每年努力宣傳,本次活動就有650人參與,且大多是在地居民。也由於執行委員會組成多元,在政府單位、在地團體、海岸上保安廳等協助與宣傳下,才讓活動順利完成,展現在地居民對大海與地方的熱愛。

本次活動成果還給吉原沙灘的原本樣貌。

本次活動成果還給吉原沙灘的原本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