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伊那萬》里海的永續經營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婆娑伊那萬》里海的永續經營

2014年10月26日
作者:董景生、黃啟瑞、張德斌

多數的達悟族人早改信基督宗教,深入信仰底蘊的教會機制,在各部落間起著重要的影響,每個部落附近都有禱告山,種植了芋田管理會用的好草,以及綠美化植栽,形成一個環列著背靠石的神聖空間,居高臨下營造出心靈的寄託。當古老信仰碰撞外來宗教,的確造成許多傳統的消失,同時羅馬拼音記載的聖經,保存下珍貴族語,而幾位神職人員,甚至積極書寫達悟的傳統,肩負文化傳承的使命。

蘭嶼果汁攤。攝影:陳科廷

傳承文化,改善過去發生的問題,開創未來的美好想像,把人找回來,是凝聚部落共識重要的第一步,但是島上除了軍公教人員,就業機會實在有限,觀光發展的需求,吸引了一部分的蘭嶼青年回流,同時也有效排擠外地財團的進駐。島嶼環境的乘載量有限,如何避免過度商業化的削價競爭,遵守祖先的禁忌,不要竭澤而漁,規範出自治協定,運作合乎生態的旅遊模式,已是當務之急。

認清蘭嶼是一個資源有限的小島,思考永續經營的模式,正如同里山倡議所面對的山村海港案例,蘭嶼的農田海洋生態系,以及世居部落真正的人(Tao),正體現了里山里海生活的真義。當傳統交匯現代文明,傳統生態智慧可能是維繫里海島嶼生態的新契機。而對蘭嶼來說,更重要的是傳統部落文化與生態智慧,如何透過現代化的詮釋,傳承給下一代。另外逐漸也有人提出:既然海岸線工程的功能,是為了能防風定沙,那麼更應該讓原生植群,如茂密的林投(ango)植群取代消波塊與石籠,如此不但永續自然,同時也撙節下經費。而面對高度仰賴外界補給,提高主要糧食的自給率,增加主食(kanen)中的傳統作物的比重,則可對抗颱風天災斷糧的窘境。

達悟族人正在創造自己的未來,漁人社區發展協會,在部落旁設置了芋頭的保種園區,藉由觀光因應下的解說教育,同時傳承芋頭文化,保存芋頭品系(操作面還有改良空間);紅頭社區發展協會的生態步道營造,吸引了不少遊客(解說介面可以縮小),這些無論如何,都是居民自行倡議,自動自覺的開始。

達悟勇士,攝影:董景生

除了各部落組成的社區發展協會,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在許多部落有心人士的努力下,希望能作為發展蘭嶼達悟民族未來永續願景的民間機構平台,建構蘭嶼公共願景與對話機制,培力蘭嶼在地工作者及青年夥伴,並積極與外界發展協力夥伴關係,為蘭嶼願景提供相互對話與學習的空間。

經過數年的努力,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成為台灣第一個加入ICCAs的團體,ICCAs為原住民族與社區保育區,由在地部落組成具有決策權的治理單位,以當地社群為主體,管理、維護與保育當地的生態資源,期望能確保族人的生存與當地資源和環境的永續使用。另有許多環境公民團體,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試圖作為保育媒體與資訊平台,極力促成島內與國際間的對話。

如同台灣島的縮影,個人、家族、部落到國家事務的公民參與實踐,無可避免地,這些已是下一世代島民必須面對的挑戰!   

植物本事BOX林投 (Ango)

林投果實。攝影:陳科廷蘭嶼環島生長著茂密的林投叢,日治時期的紀錄裡,經常可見族人在林投叢間驅趕惡靈的畫面,傳統生活中,並不會刻意種植林投,若在田裏更會除掉,因為婦女常覺得不美觀。成熟如紅色鳳梨的果肉可生食,果肉纖維可製成畫筆,替拼板舟上色;嫩葉心亦可煮食;採集支柱根整理後製成曬飛魚的細繩。

由於開發與海岸隨意的焚墾,造成林投的消失,目前部分海岸段刻意重植林投,希望能成為天然的防坡堤,降低颱風大浪時對農田房屋的威脅。

植物本事BOX蘭嶼秋海棠 (Esem

蘭嶼秋海棠。攝影:張德斌Esem主要分布在菲律賓巴丹島、琉球西表島以及臺灣的綠島、蘭嶼及恆春半島,在蘭嶼生長在珊瑚礁岩或田埂邊的疊石上,葉形和花朵十分美麗,亦引入台灣進行園藝種植。

莖吃起來是酸的,孕婦相當愛吃,族人通常沾鹽生吃,老人說花梗和花苞吃了會啞,藉由忌諱可以讓Esem繁衍。因應觀光需求,常可以買到冰沙與果汁。


《婆娑伊那萬-蘭嶼達悟的民族植物》

作者:董景生、黃啟瑞、張德斌
出版社: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9860403213

婆娑(Pongso)指島嶼,伊那萬(Inawan)是生命,達悟語意為生命之島。在島嶼及海洋的國度,達悟子民世代遵循傳統的生活模式,男女分工互助,共同面對自然環境的考驗,善用植物資源永續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