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區太貴了!中國擬建「國家公園」自然資產回歸全民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風景區太貴了!中國擬建「國家公園」自然資產回歸全民

2014年11月13日
作者:劉琴(中外對話北京辦公室編輯)

公園管理和自然保護區管理在中國存在多頭管理、各自為政等問題。中國希望建立超越各個部門利益的國家公園體制來加強生態保護。

名勝古蹟及自然景觀的管理往往以盈利為目的,而非為了公眾的休閒福利。  圖片來源: Jasmin

中國正在著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降低門票,讓公園回歸公益性,改善中國自然保護體繫管理。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發改委)已選定長城、張家界、九寨溝等7個最具盛名的景點作為首批國家公園試點單位。

公園漲價風遭指責 

剛剛過去的十一國慶節長假,過高的景區門票讓中國遊客發出了「玩不起」的感慨。發改委2007年規定旅遊景區門票價格調整頻次不得低於3年。然而由於景區奉行「只能漲不能跌」原則,「三年不漲」演化成「三年必漲」。據新華網報導,國慶節期間雲南麗江玉龍雪山門票由105元人民幣漲到130元人民幣,廣東丹霞山門票由160元人民幣漲到200元人民幣,5A級景區平均票價已超過百元人民幣。

美國國家公園及其他各類公園的低價格讓中國遊客羨慕。美國大使館官方微博介紹了美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的門票,每輛車(非商業車輛)不計人數25美元,如不開車每人12美元,年票每輛車50美元,一年內可無限次進出。如學校組織參觀以教育為目的則免票。公園大門入口處一眼就能看到的「FOR THE BENEFIT AND ENJOYMENT OF THE PEOPLE」(中文意思是「為了大眾利益和樂趣而建」)的幾個大字回答了黃石國家公園為何而建,為誰而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研究員蘇楊告訴中外對話,中國的國家公園體制建立後,有望讓公園回歸公益性,讓門票降降價。「普達措公園門票已經賣到190元人民幣,這怎麼行?(實際上,目前普達措國家公園票價已漲到258元人民幣)」但他同時認為,只有國家建立充足合理的財政保障機制,國家公園才能做到以保護為主和公益性為主。

10月21日,「生態文明建設與國家公園體制論壇」在北京召開,印發《促進國家公園體制建設工作的建議(討論稿)》,以徵求參會方意見。

該討論稿將國家公園解構為3個關鍵詞:「國家」、「公」和「園」,分別強調:第一,國家公園代表國家品牌,是全體國民(包括當代和子孫後代)的自然資產,而不是私有或集體資產;第二,是「公平」、「公有」、「公享」的國民福利,是一項公益事業;第三,承載著保護大規模生態系統和提供科研、環境教育和遊憩的雙重任務。

清華大學教授楊銳說,國家公園應該能夠代表國家形象,激發中華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提供公益性國民教育和休閒機會,而不能成為企業的「搖錢樹」或地方政府的「經濟發動機」。

中國現有的國家公園分屬不同利益部門

前,帶有國家公園字號的各類公園在中國有很多,如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及醞釀中的國家海洋公園等,僅國家森林公園,截至2009年2月全國就有710個。這些公園隸屬於不同的管理部門。

但楊銳認為,雖然中國有由省級政府或職能部門指定的名稱上的「國家公園」,但沒有以生態系統保護和全民福利為目標,所謂的「國家公園」都不是名副其實的國家公園。

他說,國家公園的建設和管理是中央政府的責任和義務,而不是其他級別政府的責任和義務,中央財政的直接投入、中央政府的直接管理是必要條件。

2006年中國大陸出現第一個國家公園的提法。當年,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通過地方立法成立香格里拉普達措國家公園,但地方立法機關沒有權限批准國家公園,直到2007年,普達措國家公園正式揭牌,該概念由雲南政府提出,雲南政府稱要在省內建更多的國家公園。2008年國家林業局發出通知,同意將雲南省列為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省。

國家公園的提法不僅限於國家林業局。2008年環保部和國家旅遊局批准建設黑龍江湯旺河國家公園。實際上,原建設部(現改名為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其主管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翻譯成英語的「NATIONAL PARK」即「國家公園」。

多頭管理、各自為政等問題積弊很大,中國雖已建立多種類型的自然保護體系,總面積佔國土面積的近20%,但生態環境仍日趨惡化。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有望改善生態

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有望改善生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由2013年11月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但究竟怎樣的國家公園體制才適合中國,還有很多爭議.

中國希望通過建立超越各個部門利益的國家公園體制,來改善中國自然保護體繫管理。10月21日召開的「生態文明建設與國家公園體制論壇」,召集了來自發改委、環保部、國家林業局、海洋局、水利部、國家文物局、國土資源部、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8個部委以及國際組織、智庫、中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專家,針對《促進國家公園體制建設工作的建議(討論稿)》中所提出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討。這些部委掌握著中國的公園資源。

討論稿提出,應由國務院整合組建一個中國國家公園和保護地綜合管理機構,打破原有的依據行業和區域劃建的模式,整合資源形成統一管理的新格局。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中國代表處駐華代表朱春全認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加強中國自然生態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難得機遇。

WWF首席研究員范志勇說,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出現的最大問題是棲息地破碎化。由於採礦、高速路建設、水電開發,導致棲息地破壞,野生動植物喪失嚴重。建設國家公園,在空間上需要大片面積,這樣就可能把破碎的棲息地連接起來,有利於生態系統的保護。

楊銳說,中國國家公園制度建設如能成功,將徹底解決自然保護地管理中「九龍治水」的局面,為國家百年乃至千年的生態安全打下堅實基礎。

他說,國家公園應該屬於保護地的範疇,是與國民最親近、公眾影響力最大的保護地類型。生態保護,不能僅依靠做科研的專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而需要全民參與,國家公園是自然保護地與公眾之間的媒介和窗口,是國民生態和環境教育的最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