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鰲鼓 走入社區體會日常風味 | 環境資訊中心
濕地故事

夏之鰲鼓 走入社區體會日常風味

【台灣濕地網】黑琵經濟學

2015年02月21日
作者:廖靜蕙(本報特約記者)

鰲鼓溼地森林園區一隅(圖片來源:嘉義林管處)

鰲鼓不但有濕地,更有北緯23.5度北回歸線上,難能可貴的平地森林。冬日的鰲鼓溼地,總令賞鳥的人心滿意足,為了候鳥湧入的人群,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不容錯過的熱鬧氣氛。東石不但有溼地、候鳥、牛奶蚵三寶;溼地中,更有黑面琵鷺、高蹺鴴以及反嘴鴴國際級三寶,到鰲鼓一次滿足!

候鳥佳音

黑面琵鷺(圖片來源:嘉義林管處)

度冬的候鳥,好不容易飛抵這塊度冬棲地,長期飛行的羽毛殘碎不堪,經過幾天的休息,又在溼地好好飽食後,終於露出豐腴的體型,也能從容不迫的在水中嬉遊。而這一切,完全滿足了人們獵豔的心理,各式賞鳥工具盡出,認真仔細的辨識每一隻鳥,就像想從鳥群中找出過去熟識的老朋友。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內,不但有沼澤、魚塭、農耕地及造林地等多種不同地貌,所組成的人工濕地,多樣化的棲地及低度人為干擾的環境吸引許多候鳥與留鳥前來。根據嘉義大學與嘉義市野鳥學會共同執行「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調查結果顯示,去(2014)年1月鰲鼓樣區總共記錄到9000隻鳥類,光是雁鴨就佔了3000多隻。

而遊客所需的服務,正好提供了社區發展微型產業的機會。

「候鳥救了我們」回鄉打拼,選擇在鰲鼓經營餐廳的蔡先生(向禾漁樂休閒有限公司)說,因為候鳥帶動當地產業,並且因嘉義林管處有心發展生態旅遊,讓環境得以維持在地風貌,帶來一群喜愛原汁原味鰲鼓地遊客。

夏之鰲鼓魅力滿點

但是,如果你認為只有冬天候鳥過境才適合拜訪鰲鼓,那麼可能要錯過社區豐富的人文風采。這幾年嘉義林管處與野FUN生態實業公司合作,培力16位社區導覽解說員,每天以排班形式,等著為旅客訴說最精彩的在地故事。

跟著解說員黃錦麗在炎熱的夏日,走進充滿歷史記憶的笨港口港口宮內,小小的廟宇承載300年歷史,無論是門板、匾額、交趾陶的裝飾、腳墊等,都有許多故事,透過精細的工藝,讓師傅的手藝定格於歷史空間中,不斷流傳。每年農曆三月媽祖壽誕,此地舉辦6庄11角頭大拜拜,是嘉義縣最有特色的宗教觀光聖地。

引以為榮爆漿蚵

當地兩個合作的餐廳,已具備環境保護的概念,他們以天然的果皮廢棄物加上蘆薈自製酵素清潔劑、減少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使用,並採用在地食材,減少食物里程。據說,雲林口湖到嘉義東石一帶的蚵最好吃。

「為何東石蚵比較好吃?因為東石的蚵棚都是固定在近海,漲潮有得吃,退潮就沒得吃,曬到太陽,嘴巴一開一闔運動,因此吃起來特別有脆度,會爆漿!」解說導覽員林韋秀家裡即經營養殖業,對於東石水產養殖瞭若指掌。

原來所謂的有運動,是因地理位置不得不練就的本事。野生石頭蚵,就是附著在岸邊石頭上的蚵,隨著漲退潮有不同的命運,退潮才看得到牠們,這時蚵農會敲成熟的蚵來。

另外,東石的牛奶蚵養在潟湖裡,位置在外傘頂洲和沿海一帶,台灣海峽風浪來到外傘頂洲時,潟湖形成的屏障,擋住了風浪,潟湖風浪就比較小,蚵的品質也隨之穩定;布袋則養在深海,24小時都泡在海裡,缺乏運動,口感偏軟。

守候魚塭的候鳥

池鷺(圖片來源:嘉義林管處)而散佈在濕地覓食的大白鷺,解說員形容有如虔敬的基督徒頻頻點頭。這些鳥不識字,也無法分辨哪些是上帝給的糧倉,那些則是人類辛苦養殖的魚塭,但是當地的漁民為了人鳥共生,不會用沖天炮嚇鳥,遇到中網的鳥,也會解救下來。

有些養殖業者,甚至「等高蹺鴴和大白鷺下班,才會下班」。原來,虱目魚的飼料是浮水性的,因此常被鳥兒吃掉,養殖業者既不想傷害鳥,也不能餓著虱目魚,於是只能在魚塭守候趕鳥,常須等鳥兒回家休息,他們才能下班。

林韋秀說,鳥很聰明,池子裡的蝦子有沒有異狀,鳥先知道。當魚塭旁邊都是鳥,代表魚塭的蝦子不妙,生病的蝦子,鳥總會嗅覺到,趕來大吃一餐。

夏日限定黃昏三景

夏之鰲鼓雖少了過境水鳥,但愛鳥的人別氣餒,這裡還有大軍壓境的數大之美。在鰲鼓村主要的街道上,夏季傍晚抬頭就能看到在空中盤旋飛舞的家燕,隨著夜深陣容只會更壯大,夜晚就歇息在電線杆上,一隻緊偎著一隻,有效的利用著空間。不過糞便也帶給民眾困擾,偶而會有來自天上的祝福,卻讓居民不敢領教。

在港口社區,則有高頭蝠的家,夏日限定群聚大王椰子的盛況,在晴朗的傍晚,約5、6點之際,還可以看見高頭蝠一隻一隻外出覓食的情景,牠們常到周遭的農田、路邊植物尋找小昆蟲,在農村可算是有貢獻的長工!

野FUN生態實業公司總經理賴鵬智即指出,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的夏日黃昏三大景觀,包括站在西堤上看東石潟湖的夕陽、遊客中心或港口社區看高頭蝠暮出,以及鰲鼓社區看家燕群聚飛舞與休息。

夏日鰲鼓魅力還有跟著解說員丁振管尋訪社區中的老房子,以及與老房子共生的生態智慧;停駐於台灣西部沿海地層下陷現場,見證氣候變遷的軌道,或跟著王美錦走訪圍堤而成的海埔濕地,鑑識7種最特化的植物。了解越多,越感受小村不凡魅力。而這些自然資源只要適度保育,將源源不絕帶給社區旅遊資源。

生態旅遊永續GO

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分區策略圖

有別於交通部推動的低碳或綠色旅遊,生態旅遊更重視與在地居民的互動,不光是只是從A地到B地,騎單車這類使用節能環保的旅遊方式。

賴鵬智表示,生態旅遊就是在旅遊過程力行環境保護、生態保育,達到環境教育,並能結合社區,照顧社區居民的利益,將好處回饋給社區居民。以鰲鼓為例,林管處協助社區成立單一窗口,提供遊客旅遊資訊、分派生意給業者;而業者須繳交環境保育與社會公益回饋金到專戶,這些基金累積成一筆經費,將做為社區的公益基金,是社區居民所需提供服務計畫,例如高齡長輩的三節獎金、獨居老人送餐等。

正當FAO發出警訊,全世界森林正以每年730萬公頃,等於兩個台灣那麼大的速度消失,台灣森林保育則提供了豐富的生態系服務,鰲鼓溼地平地森林正是其中一個範例。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