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報報】「未來一定不會賤賣土地及文化」 東華學子與原民傳統建立親密關係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你來報報】「未來一定不會賤賣土地及文化」 東華學子與原民傳統建立親密關係

2015年06月08日
本報2015年6月8日花蓮訊,公民記者謝宗璋報導

「第四屆FATS(Food-and-Tourism-Sustainability)市集:食代・物語」在眾人齊心唱跳的樂舞聲中,6日於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盛情登場。東華學子們齊聚一堂,穿上許多不同族群既傳統又現代的衣裳,踩在自己開墾的土地上,訴說對於原民飲食、器物文化的學習和理解,演繹他們動人的故事。

東華學子穿上族服,訴說對於原民飲食、器物文化的學習和理解。攝影:謝宗璋。
周文龍(領頭者)帶領現場師生、來賓及民眾,以「宜灣樂舞」環視菜園,感謝祖靈賜予豐收。攝影:謝宗璋。

品味食代物語  多重感官體驗部落傳統智慧  

「FATS市集」邁入第四屆,今年不同以往,除了有飲食品嚐,還有許多器物手作DIY,都是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葉秀燕帶領,包括FATS團隊、東華小米園,與「原住民物質文化」、「原住民飲食文化」的課程學生,他們共同展演傳統生態的智慧——共勞共享、敬天謝人、友善環境的永續理念。

在葉秀燕主領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長陳淑媛、台灣觀光學院主任秘書劉家榛、阿美族木雕家Kacaw・Mayaw、布農族耆老Tinaisue受邀出席,與現場數十名東華學子及參與民眾,和著大三生周文龍的號令,又唱又跳地,以「宜灣樂舞」作為活動起頭。

新社部落出身的周文龍表示,這首源於台東宜灣部落的「宜灣樂舞」,是少數可在豐年祭以外場合唱誦的舞曲,除了宴靈,也可娛神、娛人、娛己,歌詞更傾訴著老祖先遷徙居地、發現新家的歡欣。他說,藉由帶領眾人隨著舞步環視菜園,讓同學及來賓以滿懷感恩的心,紀念祖靈賞賜的豐收。

葉秀燕則指出,取名「食代物語」意即「每一個時代都有其飲食故事、物質文化」,希望讓參與者通過嚐、看、聞、聽、說、做、跳的多重官能體驗,與有形的原住民物質、飲食產生「親密關係」,進而對無形且珍貴的原住民文化資產充滿敬意。

「銅門刀」文化再生  傳統技藝融合現代巧思  

「原住民物質文化」課程的同學們,分組把這學期在部落田野調查,所習得的傳統技藝,重現校園,有太魯閣族的銅門刀、阿美族的木雕、泰雅族的織布、排灣族的串珠等,學生展示他們傲人的成品,也邀請現場民眾來體驗,製作屬於自己故事的獨特手作帶回家。葉秀燕指出,學生的展示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加入創作者的現代創意巧思,不再是為傳統目的而做,是文化的再生。

「銅門刀」產地銅門部落,以品質極佳、堅韌無比的獵刀遠近馳名,擁有平埔族血脈的大三生傅信淵,這學期跟著同學每週往返部落,跟著老師傅鍾智明,學習銅門刀的裁鋼、鍛火、敲出刀型、焠火與冷卻,以及最後的刀鞘及刀柄製作。

學生體驗銅門刀鞘的美工設計,看來簡單,實際卻相當曠時費力。攝影:謝宗璋。
學生體驗銅門刀鞘的美工設計,看來簡單,實際卻相當曠時費力。攝影:謝宗璋。

傅信淵說:「銅門部落其實離東華不遠,卻鮮為人知,而銅門刀是其亮點。」顧及銅門刀製作費工費時,與安全的考量,這次只有體驗刀鞘的DIY,但在現場體驗的大一生張瑜讌表示,其實也並不輕鬆,「1小時已過,居然還沒做完,為了讓圖案排列更完美,需要多花心思,也相當困難的。」

野菜鍋飯又名「搖搖飯」  蘊藏孝敬長輩文化

在「原住民飲食文化」課程學生的飲食攤位上,炊煙裊繞、香味撲鼻,這群非專業廚師出身的學生,歷經半年,終於要「出師」上菜了!日正當中吸引許多饞客,有阿美族以檳榔葉製成的石頭火鍋、情人粽「阿里鳳鳳」(Alifongfong),以及泰雅族的馬告烤肉、竹筒飯,在在挑逗民眾的味蕾。

排灣族學生Kuliu Palivulj與同學準備的「野菜鍋飯」(Pinuljacengan),是現場一大亮點。攝影:謝宗璋。
排灣族學生Kuliu Palivulj與同學準備的「野菜鍋飯」(Pinuljacengan),是現場一大亮點。攝影:謝宗璋。

正在一旁大快朵頤的學生謝介碩說:「許多飲食都是初次嘗試,有外面吃不到的美味。」來自香港的僑生麥健威則讚賞原住民的飲食智慧,他說:「他們很會利用取材大自然,竹筒、石頭,都是我在香港從未見過的烹飪方式。」

當天最受青睞的,是由排灣族學生預備的「野菜鍋飯」(Pinuljacengan)。大一生Kuliu Palivulj表示,野菜鍋飯從備料到熬煮不需一小時,是部落裡最家常的裹腹餐食,所有食材都是從田園摘採來的野菜,如龍葵、昭和草、紫背菜、刺蔥等,傳統煮法也可加入現代吃法,加入小魚乾、豆腐乳,增添風味。

他也打趣,這是一種長輩教導孩子從小學習禮貌與尊長的食物,母親在熬煮時會不時告誡孩子:「長輩要先吃你們才可動手吃,且只能吃鍋邊,中間的只有長輩可以吃。」

原來隨著不停攪拌野菜飯,菜根裡最精華的美味都聚集在鍋中,「讓長輩吃得好」就是一種孝敬長輩的文化體現,而不停攪拌著鍋鏟,身體也自然隨之搖擺,因此又名「搖搖飯」。

沒有考試的課程  學生走入部落,帶回文化認同和使命感

在東華任教11年來,葉秀燕的學生都知道,她的課程從來沒有考試。每學期她都會要求學生走入部落,分組進行文化田野調查,並引導學生把與部落居民、耆老串連起來的互動關係,及所習得的知識帶回課堂,以期末展演作為評量依據。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FATS團隊主持人葉秀燕。(謝宗璋攝影)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FATS團隊主持人葉秀燕。攝影:謝宗璋。

她的教學助理、就讀自然資源與環境碩士班的蔡曉薇指出,這學習修課同學中,有大半學生並非原住民,因此葉秀燕在每組安排原住民學生,不只可在接觸他族後學習認識多元文化,同時向同學展示他所屬族群的文化涵養,讓非原民生透過合作學習,認識原民文化,也加強自身文化的深刻認同與使命,成為文化薪傳者。

葉秀燕在「良食菜園」的實驗也不曾間斷,她每年仍帶領學生開墾、播種,以及共勞共炊的實際烹飪經驗,在春雨的灌溉下,長出一片可食校園的願景,讓學生理解植物變成食物的文化意涵。通過此學習歷程,讓學生與土地、文化產生親密的情感連結,她相信,未來他們一定不會賤賣土地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