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沿海直擊「垃圾海岸」 歐盟專家:太誇張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彰化沿海直擊「垃圾海岸」 歐盟專家:太誇張

【台歐連線.氣候變遷下的海岸調適】系列報導1

2015年06月29日
本報2015年6月29日彰化訊,陳安蓓報導

「為什麼海邊要用來丟垃圾?」踏在彰化海岸的土地上,歐盟海岸保護組織(EUCC)的Magdalena AK Muir博士疑惑問道。

氣候變遷時代,海島國家首當其衝。台灣與歐盟NGO連線的「面對氣候變局 自己的海岸自己救」專家訪台行程26日開跑。由主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帶領,EUCC的代表踏上成龍濕地,看遍台灣彰化、雲林海岸,也親臨彰濱工業區、訪問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和觀樹教育基金會。

20131223彰化海岸上的垃圾小山(黃俊男)
彰化海岸上的垃圾小山。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攝影:黃俊男

環境運動10年歷史 彰化海岸危機重重

EUCC是歐洲相當有影響力的NGO,具跨界合作專長的Muir女士與荷蘭自然地理及海洋學家Robbert Misdorp事前做了許多功課,帶著厚厚資料,第一次踏上台灣。

對長期致力於亞洲海岸研究的Misdorp來說,台灣是他走過的第九個亞洲國家。在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教授李河清與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秘書長施月英的帶領下,兩位歐洲專家學者參訪彰化大肚溪口潮間帶。

「這一塊區域原本已發包作為垃圾掩埋場,經過10年抗爭,才成功阻擋,前面的海堤便是當時為蓋掩埋場而建。」在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辦公室,施月英詳述目前彰化縣海岸遇到的危機,從火力發電廠、彰濱工業區、非法魚塭、國光石化,到有毒工業廢棄物填海、保護區劃設、海岸汙染、白海豚保育等議題。

有毒廢棄物堆海邊  歐盟專家傻眼

當聽到台灣工業區和保護區「互綁」的現況、工業污染排放情形,以及有毒工業廢棄物填海政策,兩位歐盟專家紛紛表示不可思議!

施月英解釋,台灣沿岸流隨漲退潮,每天固定從台灣南北往內聚集,再往外發散。因地理條件(位於台灣中部、海床較高),使彰化、雲林縣沿海潮差最大。而海水交換速度慢,一旦排放有機汙染物,海水無法將其稀釋、帶走,污染物會一直留在彰化岸邊。

無論是完全未設阻隔層的有毒廢棄物填海政策,或是不顧彰化海岸特性,於沿海排污的決定,都讓兩位專家不可置信。談到以有害工業廢棄物填海造陸,兩位專家甚至拍桌表示他們的激動。

「這樣的政策實在非常危險!應該積極與其他同受這政策之苦的地區聯盟,阻止政府錯誤的政策!」Misdorp說。「這不光是海水汙染的問題,終將汙染彰化縣沿海土地,影響人民生活與生計。」Muir則表示,「廢棄物、廢水排海後還是會回來汙染陸地,需要讓當地人民知情。」

施月英表示,要解決彰化縣沿海廢棄物、廢水污染,應「從源頭減產」,希望政府能修改已30年未修正的法規,限制工業廢棄物產出,才能解決問題。「彰化已經沒有地方放這些廢棄物了。」她說。

環教場所流於形式  污染現場無人問

彰化縣海岸目前實在有太多、太複雜的問題,亟需整合規劃,由中央和地方一起來解決。「政府目前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流於制式,真正亟需關心的開發現場,卻無法列為教育場地。」施月英痛心說道。

Muir女士鼓勵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就是因為彰化目前有這麼多問題待解決,未來一旦解決了,更可能成為其他地區的典範。」

Muir表示,丹麥、荷蘭與德國,都經歷過類似問題,皆透過科學家研究數據來說服政府、改善現況。兩位專家認為,台灣應利用國外成功案例來對政府施壓。兩位專家分別提供荷蘭、英國泰晤士河的案例,鼓勵台灣NGO多參考及研究國外潟湖、工業污染的例子。

Misdorp也同意讓科學研究數據來說話。「首先需有科學研究數據來支持新的提議,這樣才有辦法說服政府改變政策,NGO的角色就是轉化專業知識讓民眾瞭解。」因此,兩位專家提議,若能跟附近大學合作,選定部分區域打掉水泥海堤,觀察記錄這些區域的狀態,與留有海堤的區域對照,透過實驗證明海堤存在與否對濕地有影響,再來討論與決定海堤存廢。

芳苑大合照@大城濕地
兩位歐盟代表與活動主辦單位拜訪大城濕地,了解環境問題。攝影:陳安蓓。

生態旅遊、碳封存並行  歐盟NGO來幫忙

Muir表示願協助彰盟利用EUCC綠色景點計畫評估彰化海岸,提高生態旅遊的可信度,以利推動生態旅遊。「透過這個評估計畫與機制,便無需透過政府來核可。」她說。

EUCC綠色景點計畫亦可提供網路訓練課程,協助彰化突破目前環境解說員與素質不高的瓶頸。

看見電塔連綿位於大肚溪口濕地,Muir提出,或許能和電力公司合作來保護這裡。「在歐洲,國家法規規定電塔周圍不可利用,因此他們會和電力公司合作,以保護人身安全為理由,將電塔周圍的環境也保育下來。」Muir說。有了電力公司的支持,遊說政府接納提議就會容易許多。

Muir認為,彰化應實施碳封存、碳補償等補償計畫,以減低火力發電廠及工業區現有的碳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