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活動變成搖錢樹 香港年售63萬隻放生雀鳥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放生活動變成搖錢樹 香港年售63萬隻放生雀鳥

2015年09月22日
摘錄自2015年9月21日香港蘋果日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英國《經濟學人》近日報導,每逢週六清晨,數百名佛教徒聚集在上海黃浦江畔放生。短短三小時內,約有2,000條泥鰍,伴隨著佛教唱誦聲被倒進渾濁的江水中。報導指出,中國內地每年放生的魚、蛇、烏龜、鳥,甚至螞蟻的數量約有二億隻,已成為當地和尚的搖錢樹,更直接造成生態災難。

報導稱,放生的佛教組織每年收入可達到100萬元(人民幣;下同)。對於一些和尚來說,放生成了搖錢樹。然而,真正要付出代價的,除了被放生的動物,還有與人類關係密切的生態環境。雖然具體數字很難確定,不過,《經濟學人》估算,香港的兩個市場每年售賣63萬隻雀鳥,而大多數雀鳥的「歸宿」都是放生,可能有半數會在捕獲和轉運的過程中因壓力、疾病或處理不當死亡。

中國水生生態學專家周卓誠在報導中指出,使用人工飼養和珍貴稀有物種放生也無濟於事,放生會對當地生態系統帶來巨大災難,以北美食蚊魚為例,這種魚以日本米魚的魚卵為食,導致後者在某些水域徹底絕種。

該報導也訪問中國內地佛教徒王天寶(音譯、26歲),他承認花錢買剛剛被放生的動物放生是「浪費錢」,但他還是打算這麼做,因為通過這個活動,他能夠向大眾傳播佛教知識,同時接觸新近皈依的佛教徒。

王天寶對《經濟學人》說明,他第一次放生的時候還在學,當時他放生了兩隻烏龜,花了98元人民幣,相當於他三星期的飯錢。如今,他花了5000~7000元放生,相當於年收入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