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位處嘉義縣濱海之地,向來以漁、鹽產業著稱,其中雪白鹽山和廣衿無垠的鹽田,是昔日許多人對於布袋的主要景觀意象。
後鹽業時代的土地競逐
由於台灣鹽田位居西南沿海偏鄉低地,不僅面積遼闊,因地勢低窪易淹水,地價極為低廉,因此在布袋鹽場關閉廢曬後,這些廉價鹽田土地遂成為許多光怪陸離大型開發計畫競相覬覦的對象。首先是繼台南七股「七輕」之後,南布袋鹽田被「八輕」(即爾後的國光石化)相中成為首選預定地,不過因地方民意強烈反對,加上2000年適逢中央政府政黨輪替,遂該開發計畫嘎然中止。隨後,南布袋鹽田於2003年劃入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範圍內,觀光部門接著提出 BOT促參案,擬將南布袋鹽田開發國際休閒渡假村,不過也因當時觀光條件未臻成熟和經濟不景氣而告吹。
黑琵抵嘉的驚喜
將鹽田劃設為黑琵預備棲地的倡議與遊說
2002年,七股保護區發生國內迄今最嚴重的黑琵肉毒桿菌中毒事件,造成73隻黑琵身亡。當時國內外保育人士便倡議應為日成長的黑琵族群規劃腳踏石(step stone)預備棲地,以分散族群過度集中所導致的食源不足和感染疾病風險。其中國際黑面琵鷺後援聯盟(SAVE International)創始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Randy Hester教授與本會共同主張應善用七股、北門、布袋和東石的廢曬鹽田,各劃設一塊大面積濕地以作為黑琵預備棲地。
之後幾乎每年我們基金會都會與加大柏克萊分校合辦濕地規劃工作坊,並與地方團體和向各級政府持續溝通遊說。直到2007年,內政部營建署終於在各界壓力與期盼下首度以行政命令公告80多處的國家重要濕地,而布袋鹽田則是被公告為國家級重要濕地。於是在之後2009年,再由南布袋鹽田的土地管理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本會進行「南布袋濕地改善復育調查規劃」。
社區投入共管是確保濕地功能健康的關鍵
由於南布袋鹽田早在1990年代中期後便採分區退曬,當2009年我們團隊首度來到鹽場田調時,發現她早已是東亞冬候鳥南遷的重要渡冬棲地。按理說,廢曬後台鹽為精簡管理便把鹽田內多數水門封死,區內水文循環肯定不佳,何以還能造就今日的鳥況盛景,著實令人納悶。
不過當我們深入訪視社區居民和漁民後,便發現了箇中道理,原來廢曬後的鹽田冬天時因是蒸發量遠大於降雨量的乾季,當表水蒸乾底土裸露後,再加上東北季風長驅直入的不斷吹蝕導致揚塵嚴重,位處鹽田南側的新岑社區首當其衝,於是居民便自發重啟南側臨龍宮溪(八掌溪舊河道)水門,讓新鮮海水再次灌入淹沒整個鹽田,如此不僅解決風吹沙之苦,連帶也引入溪流和潟湖水域的豐沛的魚蝦貝類、藻類和浮游生物,促進水文循環和營養鹽交換,遂因此更招徠大批冬候鳥前來覓食棲息。這種看似社區出於自利的行為舉動,若換個角度重新詮釋,其實可視為是社區自發參與濕地經營管理和實踐退田還坔(ㄉㄧˋ)的生態復育示範。
當然,除了新岑社區自發管理水門而維繫南布袋鹽田濕地功能外,每年梅雨季和颱風季節因洪水夾帶沖刷而入的大量腐植質、漁民私自圍墾放養與棄養、以及周邊魚塭經常性借用鹽田潮溝引排海水的水文交換操作行為,都是共同成就南布袋鹽田生態復育和魚源穩定的原因之一。總地來說,若沒有在地自發投入「共管」,南布袋鹽田便難以造就今日壯觀鳥況的濕地榮景。
黑面琵鷺。攝影:呂宏昌。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
「濕地糧倉」的共識願景
另外,透過對於南布袋鹽田這片土地地景變遷的考證,從早期先民漁獵圍墾的漁場、到日治時期改闢為鹽場,這塊目前持續泡在水裡、毫不起眼的爛「坔」(濕地古字),始終扮演著哺育餵養濱海子民的角色。於是,在理解了今日南布袋鹽田鳥況何以如此壯觀的原由之後,啟發了我們以「濕地糧倉」作為重新鏈結與整合生態保育、鹽村記憶和社區經濟的願景概念。
濕地糧倉的首要目標便是確保黑琵棲地完整和不受干擾,同時更不能減損鹽田低地本就扮演的滯洪防災功能。當然,我們也深刻體會到濕地保育在台灣的發展歷程幾乎都是由下而上自發推動,若要說服公部門投入資源經營,肯定因自償性不高而常被打回票,況且如何兼顧保育與在地經濟發展,也都還一直是個有待實踐驗證的大課題。不過就在我們多次與當地鹽工和漁民反覆討論後,發現鹽田深水域的水窟(大蒸發池),昔日鹽工總會在此放養魚苗作為曬鹽收入外的外快,且因屬純海水養殖,加上水域寬廣和低密度放養,雖因鳥食損耗率高,但肉質口感絕對遠勝於一般高密度圈養的魚塭水產,更是當地行家公認的極品。
由於南布袋鹽田在夏季期間因梅雨和颱風帶來豐沛雨量,導致區內水位偏高,一般鳥類難以棲息利用。所以目前南布袋鹽田的棲地利用型態,主要是以冬候鳥渡冬棲息為主,且多數屬於棲息在淺水域的涉禽鳥類,僅少數深水域雁鴨科候鳥使用深水域棲地。這樣的基地水文和氣候條件,正好可師法早期鹽工在大蒸發池區放養魚苗的做法,意即可將整個南布袋鹽田視為「野潭式大魚塭」來管理,利用夏季水位高和水質淡時,放養當地廣鹽性魚類(虱目魚、豆仔魚等),因為水質淡成長相對較快;待冬季水位降低時,因蒸發快而讓地勢較高的結晶池區成為適合涉禽類冬候鳥覓食的淺水域,而原本地勢較低的大蒸發池區和貫穿全區的槽溝系統,則成為魚類越冬的庇護所,只要在此深水區域適度捕撈大型成魚,便可為濕地維管基金帶來創收。
這一生態放養的試驗方案,不僅能借重社區居民和在地漁民的水文經驗和地方智慧,又可維持鹽田濕地水文循環和底泥復育,同時更具備微型財務自償效益,讓這片鹽田得以從鹽倉順勢轉型為庇護黑琵和兼具社區微型經濟人的濕地糧倉。
在地組織自發投入與志工協力機制的導入
然而在規劃同時,南布袋鹽田也正面臨著不當漁獵圍墾、野狗群聚侵擾、甚至不肖業者偷到廢棄物導致汙染等迫切問題。另外,水利、保育和觀光等不同部門間不同計畫的土地競合,更潛藏著破壞棲地完整性的不確定危機。有鑑於此,如何儘早建立在地化的經營管理機制或組織育成,遠比規劃漂亮的藍圖來得更加迫切與實際,因為濕地一經破壞便難以回復。
然而認養畢竟是一條耗時耗力的漫漫長路,尤其在缺乏公部門奧援之後,像是生態調查和解說等軟體執行,協會尚能應付,但像是遇到潮溝淤泥疏通、避寒棲島營造和植栽綠化等復育工作,並需要仰賴大量人力和適度機具。其實因濕地內生態敏感並不適合使用大型機具施作,因此在規劃結論時便建議可透過生態工作假期廣招志工協助施作。於是在因緣際會下接觸到了環境資訊協會,並自2013年起開始了迄今已連續三年的「布袋生態工作假期」合作計畫,參與對象包括台灣天柏嵐(Timberland)、上海根與芽等企業和民間組織。
布袋生態工作假期主要活動內容包括在地鹽村和漁村人文地景產的現地導覽與環境體驗,藉由以社區為尺度、同時結合產地到餐桌的小食旅模式,讓學員用身體感官領略昔日鹽味布袋的在地風土和真食海味美食。而重頭戲則是帶領志工進入南布袋濕地進行生態復育設施的實作,運用紅磚、竹子、木頭、稻草、茅草、臺灣海棗葉子等當地常用的傳統素材,協助搭建賞鳥亭、步道和整建鱟復育池,同時也計畫分年分期在長約3000餘公尺的鹽業鐵道上進行綠洲棲島的植樹造林。
生態工作假期是縫合人與土地、連結城與鄉和學習濕意棲居之道的在坔創新哲學
在歷經近三年的生態工作假期操作後,發現曾多是鹽工或其子弟的社區居民在與外來志工的集體勞動過程中,不僅喚醒了在地居民的鹽村集體記憶,同時也透過與志工的外來之眼,重新理解與省思這片在當地人認為理所當然、毫不起眼的鹽田濕地之多面向價值,這種城鄉間的跨域對話,讓位處濱海偏鄉的居民逐漸找到在「坔」的自信,因而願意重新投入關注鹽田轉型為生態棲地的創新思考。
這種類似城市包圍鄉村、由外而內的城鄉連結互動模式,確實有助於激起在地在面對土地倫理的深刻反思意識。因此,對於南布袋鹽田濕地而言,生態工作假期可說是一門引領在地學習如何明智使用先人所遺留的鹽田土地、學習如何與自然共生共享和思索濕意地棲居之道的在「坔」創新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