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單眼愛上複眼:看見最精美的大自然》楔子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當單眼愛上複眼:看見最精美的大自然》楔子

2015年10月11日
作者:楊維晟

微距鏡頭下的昆蟲永遠超乎你我預期,霓虹般色彩顛覆我對竹節蟲的刻板印象,熱帶雨林無疑是昆蟲寶庫,連平凡的竹節蟲都如此不平凡。婆羅洲姆魯國家公園。攝影:楊維晟。圖片提供:我們出版

「小於或等於六!」這不是個數學題,恨透數學的我怎麼可能讓自己陷於險境?這其實是道生物題。儘管求學時生物科目學得渾噩,往後人生卻繞著這「生物原則」打轉,求學的我只知道生物課本白紙黑字寫著昆蟲有六隻腳,殊不知,多年後一頭栽進昆蟲生態攝影,才明瞭少部分昆蟲竟只剩四隻腳(非受傷而是退化)。小於或等於六於是了然於胸,數字謎題說明的是昆蟲身上腳的數量,套用此公式,八隻腳的蜘蛛與數十對腳的馬陸就輕易被排除於昆蟲之外了。

當年我不曾將生物課本捲成一根紙管子,如今回首當年,生物課本的確彷若一根管子,學生們只能夠透過此書「以管窺天」,課堂以外的世界何其大,不少人的昆蟲知識仍停留在身體分為頭、胸、腹部三個體節,以及在廚房浴廁中複習著蟑螂(或昆蟲)有六隻腳的事實,偶爾還用驚聲尖叫。見證蟑螂(或昆蟲)有兩對翅膀的飛行能力。

人類對於昆蟲多少有些成見,牠們不若貓狗會擺出討喜表情或搖尾乞憐,但從昆蟲比恐龍還早演化的歷史推斷,昆蟲肯定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與生存對策,才能在動盪的地球環境變遷歷程中存活下來,繁衍成現今地球上種類最龐大的動物種類估計超過80萬之譜,實際數量更是和海水一樣無法斗量。

多年來的經驗告訴我,親身走入野地,才能完全窺探昆蟲的真實樣貌,昆蟲持續用多變外型與獨特生存伎倆迷惑著我,我試著翻越數學與生物設下的藩籬,改由藝術與美學的角度去接近昆蟲,攝影成為我的解決之道。新版的「以管窺天」,採用外型同為管狀的攝影鏡頭來窺探昆蟲的奧妙之處,攝影能鉅細靡遺記錄下昆蟲的形態與生態,當精采影像作品感動到自己,就離無可自拔愛上昆蟲的那一天不遠了。

最初我由美學觀點出發,墜入對昆蟲的迷戀,昆蟲不僅是鏡頭下的最佳主角,我更以好朋友的眼光看待牠們;最終,我必須再繞回生物學的角度來了解昆蟲生態,此時的我不再害怕艱澀的生物學,因為每一項基本知識,都得以讓我捕捉到更多精采絕倫的昆蟲影像。欲拍攝一張超越自己與他人的昆蟲影像,生態知識絕對是重要的X因子。

相機觀景窗的視野有限,暫時放下相機的我們視野卻是無窮,別以為這只是本攝影工具書,貪心的我想告訴各位的,比攝影多更多。


《當單眼愛上複眼:看見最精美的大自然》書封。圖片來源:我們出版

當單眼愛上複眼:看見最精美的大自然》

作者: 楊維晟 
出版社:我們出版
出版日期:2015/07/22

ISBN:9789869125253

本書集作者15年昆蟲攝影經驗,從昆蟲的基礎生態,到微距攝影的各種心法──他從來都不是昂貴專屬器材的追尋者,反而是利用自製的雙閃燈,加上各種知識與技巧,攝得一張張更為自然、更具情感、也更有藝術性的昆蟲攝影作品──到拍照旅行的分享,字裡行間充滿對生態VS攝影的思考與反省。

金鼎獎作家楊維晟說,他真正想藉本書訴說的是,這些微小影像當中的巨大意涵。※ 本文擷取自《當單眼愛上複眼:看見最精美的大自然》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