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背後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螢幕背後

2015年10月12日
採訪、撰稿:林燕如;攝影、剪輯:陳忠峰

電子展上,為了吸引消費者目光,廠商使出渾身解數。展場如戰場、辣妹吸睛、遊戲刺激,聲聲催促消費,年復一年的電子產品嘉年華中,你知道3C產品的壽命有多久嗎?當這些資訊產品壽終正寢,你是否曾看見螢幕背後的故事?

你是否曾看見螢幕背後的故事?。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看影片、瀏覽網頁、玩遊戲,追求輕薄化的年代,液晶面板是當今顯示器的主流,從手機、平板、筆電到電子儀器,大大小小的電子產品,都是液晶面板的天下。

但液晶面板的生產過程,可不像它的外表如此輕薄,每台到你我手上的液晶螢幕,大約得經過300道生產程序,耗費大量的水和能源。如果把液晶面板打開來看,會發現它就像是三明治,由兩片玻璃基板夾入液晶和銦錫氧化物所組成,其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液晶,液晶到底是什麼?

液晶是一種人工化合物,它在液晶顯示器裡扮演的角色,是光的開關,賣場內一字排開的電視螢幕,有的色彩鮮豔、有的色澤柔和,這些顏色上的差異,就是不同廠商的獨家液晶配方。每年平均超過六億台的液晶顯示器,透過綿密網絡流通到世界各地,台灣是全球生產液晶面板的主要國家之一。根據環保署統計,2014年工廠和民間報廢的液晶面板,就有5900公噸,以電子產品盛行的現況來看,還有增加的趨勢,這些廢棄液晶面板將何去何從?

廢棄液晶面板將何去何從?。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位在苗栗的這家資源回收場,是處理廢資訊產品的主要廠商,今天要拆解的是筆記型電腦,這些藏在電路板的貴重金屬,原物料取得越來越困難,資源得重複利用才不會浪費。但是一片片被做上記號的液晶玻璃,卻無法再利用,除了少部分有業者會拿來製磚或混入混凝土內,大多數都被粉碎後送去掩埋,但掩埋並非長久之計,況且這些含有液晶的玻璃,如果不法棄置或不當掩埋,就會跟著地下水進到土壤,對人們的健康和環境帶來未知風險。

2015年6月9號,環保署和工研院共同發表再生液晶的萃取技術,動作看似簡單,卻是多年研究心血,在全球也是首創之舉,這套液晶萃取技術,可以從廢棄液晶面板裡,取出九成以上的純化液晶,再度運用在液晶面板上。對於使用再生液晶,面板業者表示還需要更多驗證,才會實際運用在量產上,未來環保署傾向不強制立法,用優惠來鼓勵業界使用。

全球首創的再生液晶萃取技術。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除了回收液晶,還要回收的是稀有物質「銦錫氧化物」,別看這小小一瓶的銦,隨著市場期貨價格波動,目前價格一公斤要250元美金左右。在國家毒物研究中心報告裡,說明長期暴露在銦錫氧化物的工人,肺部健康會受到影響,開採原物料也會對當地環境造成衝擊,資源取得如此不易,要延續產品生命週期才是王道。

網路普及,加速我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時時刻刻都在滑手機或平板,加上廣告行銷的推波助瀾,不斷鼓吹或催眠消費,業者不分四季持續推陳出新,我們真有這麼多資源,可以無窮盡追逐嗎?

我們買到的是需求還是慾望?。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回收、分類並不是終點,要讓廢棄物減量才是關鍵,否則伴隨慾望擴張的廢棄物,最後將難以收拾。在這場熱鬧的電子馬拉松競賽中,我們買到的是需求還是慾望?只有心態改變,才有機會為這場追逐戰喊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