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曼波曼波~ 嘿~曼波曼波~ 先來聽一首曼波主題,拿出要跳曼波舞的熱情,準備好了嗎?
好了!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海中的太陽—曼波魚吧!
這個長相相當奇特,像是被壓土機碾過的巨大扁平魚頭、沒有尾巴、再加上兩個大魚鰭的生物,就是曼波魚。曼波魚在臺灣原本叫做「翻車魚」,因為漁民經常看見牠們翻躺在海面曬太陽,所以用「翻車」來形容它。近年來則沿襲日本人給它的暱稱,扭來扭去的泳姿像在海中跳曼波舞,而取了個響亮可愛的新外號──曼波魚。
曼波魚的學名叫做Mola mola,拉丁文原意為石磨,是古代研磨稻穀的工具,大概是因為曼波魚的灰黑色調、粗糙的質地和圓滾滾的身型,所以才取了這樣的名字。而它的英文名字叫做Ocean sunfish,太陽魚,名稱由來亦跟它喜歡在海面曬太陽的習性有關。
曼波魚是最大的硬骨魚(硬骨魚就是有硬棘的魚類,像是大家熟悉的吳郭魚、虱目魚、鯖魚都是硬骨魚),在西元1908年的時候,有一隻曼波魚與輪船費歐娜號相撞,船員聽到撞擊聲響後檢查船隻四周,在推進器附近發現了一隻巨大的曼波魚,於是船員將魚拖到附近的傑克森港(離澳洲雪梨約65公里)進行測量和秤重,這隻曼波魚長約4.3公尺、重約2.4公噸,從此穩坐世界金氏紀錄中巨無霸硬骨魚的寶座。雖然也有科學家質疑當時紀錄的可信度,但是根據其他近期的捕獲紀錄,曼波魚真的可以長到3公尺長、4.2公尺高、重達2.3公噸,比一台小轎車還重。
西元1908年遭輪船費歐娜號撞擊的巨大曼波魚。圖片來源:Australian Museum。 |
除了體型巨大,它們還長得很快,根據美國加州的蒙特雷灣水族館的飼養紀錄,曼波魚在剛入館的時候重約26公斤,經過了15個月用魚蝦肉等飼料餵食。它的體重就像氣球一樣,咻~胖到約400公斤,足足增加了15倍。
或許你會覺得這麼大隻的曼波魚,大概游得很慢也游不遠,只能整天無所事事地浮在水面上曬曬太陽。科學家以前也是這麼覺得,直到在曼波魚身上裝了儀器才知道,原來曼波魚可是相當活躍的游泳健將呢!它身上那兩個大魚鰭──背鰭和臀鰭,向外延展有如兩隻槳,游動時會同步的擺動讓曼波魚以每秒0.4至0.7公尺的速度前進,跟鮭魚和旗魚等大型魚類的速度相差不遠,效率好到讓科學家讚美它們有如曼波魚的一對翅膀。
曼波魚實境秀
經常躺在海面曬太陽的曼波魚,其他時候在做些什麼呢?為了找到答案,日本東京大學的科學家在誤入定置魚網的曼波魚身上裝了儀器,記錄它們的行為和體溫,有些魚身上還裝設了錄影機,可以把魚前方的影像忠實地記錄下來。經過4至6天的連續紀錄,他們發現每隻魚都游了至少十幾公里,沒有一隻曼波魚只會懶懶曬太陽。
白天的時候,曼波魚大約有40%的時間會停留在海水表層5米以內,其他的時間它們可是會不停下潛,甚至潛到200米深,進行大距離的垂直移動。攝影機揭開了曼波魚的秘密,原來它們潛那麼深是為了──水母。曼波魚會追逐水母,很多種類的水母、跟水母很相似的管水母,通通都是曼波魚的食物。
科學家還發現,當曼波魚追到水母後,並不會把水母整隻吃掉,而是特別偏好生殖線和觸手,推測是因為這些部位比水母鐘型處更有營養。所以曼波魚在得手之後,就不會繼續費力地把整隻水母吃掉。
下潛到深處的覓食行為,會讓曼波魚的體溫下降到12度,而曼波魚是外溫動物,沒有辦法自己調控體溫,所以曼波魚在覓食之後需要回到海水表層約5公尺處曬太陽,藉由溫暖的表層海水讓它們的體溫恢復到攝氏16~20度,才能繼續下潛覓食。晚上的時候,曼波魚則會停留在20公尺深以內的海水表層休息。
如果海面上就有水母,曼波魚當然也不會輕易放過,美國西岸經常出現的帆水母也是曼波魚的食物。圖片來源:Jodi Frediani。
帆水母。圖片來源:Jodi Frediani。。
曼波魚的天敵
自然界的生物身兼多職,曼波魚是水母的掠食者,它們也是鯊魚和海獅的食物,特別是未成年的曼波魚。鯊魚或海獅會將曼波魚的背鰭撕扯下來,將身體分成好幾片、一片一片的大口吞下;另一個天敵就是人類,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地區的居民會把曼波魚當成食物,像是日本和台灣。
照片中的曼波魚雖然大隻,但其實還是未成年的小朋友。曼波魚在漁民心中是價格好、捕撈容易的魚種,眼睛一顆售價200元(2014年時價)。拍攝者:陳宜龍,拍攝於宜蘭南方澳魚港。
曼波魚因為沒有泳鰾來控制上下移動的浮力,於是它們發展出了另外一個秘密武器,那就是厚厚的膠質。表皮底下的膠質組織甚至可厚達21公分,佔去了體重的一半來增加浮力,避免無止境的下沉。這個歷經6千5百萬年自然演化出來的適應機制(從居住在珊瑚礁的河豚演變成大洋中移動的曼波魚),卻變成老饕口中所謂富含膠原蛋白的美食。
雖然其他地區的人不會主動捕撈和販售曼波魚,它們還是遭受到很大的捕撈壓力,因為它們是劍魚與鮪魚等高經濟漁獲中經常出現的混獲對象。在美國,曼波魚佔了流網漁獲的26.1%;在地中海,利用流網非法捕撈劍魚的案例中,混獲曼波魚的比例則高達90%;在南非,每年約有34萬隻的曼波魚被鮪魚延繩釣混獲。
曼波魚與其他生物的互助合作
既然這麼常被混獲,那為什麼他們不吃曼波魚呢?原因很多,一個說法是曼波魚其實並不好吃,另一個說法是它的表皮有毒,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身上有很多寄生蟲,而且無論是體表寄生蟲或是體內的腸道寄生蟲都很多,曾經有科學家從一隻曼波魚身上鑑定出50種不同種類的寄生蟲。
這麼多的寄生蟲,曼波魚又無法自己去除,只好倚賴其他好夥伴,像是魚群和海鷗。當曼波魚浮在水面休息時,有時候會吸引許多小魚靠近、吃曼波魚體表的寄生蟲,有時候海鷗也會前來幫忙,甚至會停在曼波魚身上,將它們身上的魚虱除去。這樣的互助合作,讓魚群和海鷗有食物吃,曼波魚也變得舒服許多,邊作日光浴邊放鬆地享受魚群清潔站提供的服務。
鷗口中那又黑又長的東西,就是大型的寄生橈腳類—魚虱 Pennella filosa。圖片來源:Paul Nicklen/ National geography。
產量驚人的曼波魚 長大18變
曼波魚另一個讓人嘖嘖稱奇的特色就是生產力驚人,成熟的曼波魚母魚一次可以產下3億顆卵,而且它們小時候和長大之後的差異很大,曼波魚的幼苗比較像它們的祖先「河豚」,有著大大的眼睛和尖尖的外表,經過好幾個階段,才變成大洋中的巨大曼波魚。不過幼苗的存活率、成長速度等資訊都還是個謎,科學家們也很擔心過大的捕撈壓力會讓曼波魚絕跡。
曼波魚獨特的外型相當討喜,加上性情溫和,是許多愛海人士的心頭好。有些地區,如印尼的峇里島、南美洲的加拉巴哥群島和紅海埃及的洪加達等熱門潛點,也開始發展與曼波魚共游的觀光行程。如果規劃得宜,生態觀光帶來的經濟收益會比傳統漁業論斤論兩來賣才得更大。
與曼波魚一起在海中共游。圖片來源:Paul Nicklen/ National geography。
台灣東部推動的曼波魚季吸引了不少觀光人潮,卻也讓許多未成年的曼波魚沒有機會長大、產卵、繁衍下一代。幾年過後,我們還會有曼波魚可捕、可賣、可以看嗎?除了海鮮文化,我們是不是也該換個角度、思考該如何兼顧地方經濟和生態保育、發展更永續的海洋文化,這樣曼波魚和其他海洋生物才能在海裡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