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了25年終於等到了!」25年前爬上中油高雄廠燃燒塔掛上「反五輕」布條的後勁人劉永鈴,今(30)日站在後勁聖雲宮前感嘆中油終於要關廠。25年前就是在這座廟宇前,團結了社區居民反五輕的力道,今天後勁社會福利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和後勁居民,在聖雲宮前舉辦記者會,宣布中油遷廠期限已到,後勁新生即將開始。
關廠時間已到 油槽絕不能續留
在後勁社區內,到處懸掛著「中油104年遷廠,轉成生態公園」的旗幟,說明後勁人等待了1/4個世紀,終於盼來家園不再污染的曙光。不過中油高雄廠雖已停止營運,廠區內卻還留著40座油槽和油管,近日經濟部向高雄市政府要求召開地方說明會,討論油槽的去留問題,引來後勁居民對中油想要佔地為王、不願交出土地讓市政府規劃為生態公園的不滿與抗議。
高雄市議員黃石龍指出,近來中油不斷放話說為了國防、為了輸送中南部油品作為轉運站的需求,要把廠內油槽留下,但是不管是後勁人或市政府一概不接受。他說,中油遷廠是國家的重大政策,政府為此下了重大決心,後勁人也堅持等待到最後一刻的來臨,絕對不能讓油槽續留。
他呼籲中油不要抱持鴕鳥心態,盡快處理油槽遷移,「已經給了25年時間,讓中油準備轉移油料儲存及運輸設備,難道還不夠嗎?」他說,31日關廠時間到後,1月1日起,後勁人每天會進入中油檢查油槽,若還繼續運作,將會再起抗爭。
土地嚴重污染 李根政:轉型生態公園 以時間換取土地復育
中油高雄煉油廠設立於1946年,前身為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在中油於後勁設廠營運的60年間,卻讓這塊北高雄佔地471公頃的土地,成為台灣最大的污染場址,公告污染面積超過200多公頃,其中地下水污染場址有178公頃。
2002年時,黃石龍揭發高雄煉油廠P37油槽嚴重漏油2800萬公升,環保局監測地下水發現,苯、甲苯或總酚濃度超過污染管制標準,其中苯超出地下水管制標準140倍,而後勁人卻長期飲用地下水,造成嚴重健康風險。
中油高雄廠區公告第一個污染場址至今已12年,中油卻只完成P37油槽區的整治,完成整治進度僅 0.47%,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指出,中油對土地整治態度怠惰,甚至還說需要花20到30年,超過100億元來整治,讓後勁土地回復遙遙無期。
「後勁土地污染面積可能遠超過於此,」李根政要求政府公開污染真相,並提出整治成效和時程。他說,唯有後勁民眾提出的轉型生態公園,才是彌補污染、修復正義,用時間來換取土地復育的方法。
後勁青年期待中油廠關廠後轉型發展生態公園、文化園區。攝影:李育琴
轉型生態公園是後勁民眾提出的構想,也是後勁年輕人的願景。高雄後勁中油遷廠促進會執行長黃佳平表示,高雄煉油廠關廠後的污染調查與整治工作進度,應納入後勁社區與NGO參與。
他更指出,當地青年期望透過煉油廠轉型,讓後勁未來有更多元的發展。後勁不僅是台灣社會運動的發源地,代表台灣工業發展史,更有豐富的人文特色、宗教信仰等文化資產,高雄市在其他工業遺址轉型的案例中發展出成功的產業轉型場域,例如橋頭和駁二等地區,可作為後勁的未來規劃參考。
跨年晚會紀念反五輕運動、見證中油關廠
在聖雲宮前,後勁廟產管理委員會主委黃奕凱與耆老手持香火袋,帶領與會者向保生大帝鞠躬謝聖恩,黃奕凱說,當年反五輕運動就是因保生大帝的指示,讓社區團結起來,是神明老祖要後勁人做環保、愛鄉土。
後勁居民在聖雲宮感謝保生大帝讓社區團結,為反五輕運動奠定堅持下去的力量。攝影:李育琴
在中油關廠前一天回到此地,黃奕凱表示,除了感謝神明保佑,也感謝社區鄉親堅持到底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包括長期參與反五輕運動卻無法親眼見證中油關廠的後勁鬥士李玉坤、彰化環保前輩粘錫麟等人,讓反五輕運動終獲成功。
反五輕運動是台灣環境運動史上歷時最久的自力救濟運動,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表示,後勁鄉親28年來團結堅持且敬神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高雄人驕傲與傳承。
為了迎接後勁新生,後勁中油遷廠促進會與地球公民基金會將在31日晚間在後勁鳳屏宮舉辦反五輕25週年跨年晚會,邀請當年參與反五輕的各界人士到場及社運樂團演唱,歡迎民眾一起見證中油高雄廠關廠的最後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