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境變遷、資源枯竭、棲地破壞,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常常聽到,已經習以為常了。那個曾經豐盛的海洋,那個老漁民口中只要煮飯前走出門釣一條魚回家,晚餐就有魚可吃的大海冰箱,到底是什麼模樣?大海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我們就算知道有破壞,但破壞又是什麼?我們沒能看見,僅能想像。
有近40年潛水經驗的郭道仁教練,同時也是記錄片的水下攝影師,他說,早年一個人帶著一枝魚槍下海一個小時的收穫可以擺滿滿一桌餵飽12個人,但是今天就算是花了30小時,也看不到當年那麼多的魚,然而,在天天跳海的日子中,魚在不知不覺間就沒有了,一直到第一次出國,才找回了記憶中的台灣海洋。
長期以影像記錄環境變遷的柯金源導演將他20年來在台灣以及世界各地海域中親眼所見、所蒐集的畫面,譜成一部由35段影像故事組成的紀錄片《海》。就像是一首無聲的交響詩,《海》用畫面呈現出海洋的豐富生命,娓娓訴說人類如何使用海洋資源,從像是採石花菜、耙蛤的輕度利用開始,接著使用強度不斷增加,緊接著人類帶來了污染、廢棄物和棲地破壞,造成海洋逐漸空盪。《海》帶著觀眾一起走一趟海洋變遷的時光之旅,最後則是帶入反省思考,畢竟未來會是如何仍是取決在我們每個人的手上。
除了少數漁人對話,沒有旁白、沒有音樂,連字幕都沒有,觀眾會不會看不懂?在試映會上,大家擔心的提出問題。
於是,有了這部紀錄片無旁白、無配樂、無字幕的大膽嘗試。
不過,除了紀錄片本身是由短片串連而成的故事之外,製作團隊也在官網和youtube上提供了相對應的46部有配樂、有簡短說明的短片,不論你對哪一個片段有疑問,或是想要了解更多,都可以在這裡看到更多資訊。
電視和網路兩個平台,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更容易接觸、看到海洋的問題,紀錄片和短片,無聲和有聲並行的呈現的方式,也跳脫了受限於電視節目的框架,並讓觀眾有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找到出路的可能。
《海》將在2016年1月12日晚上10點在公視「紀錄觀點」首播,不過短片已經可以線上搶先收看。《海》紀錄片官網:http://www.pts.org.tw/ocea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