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高雄環境團體和居民,走向中油大林蒲煉油廠,表達反對工業污染的心聲,他們以紙團象徵空污粒子,丟回廠區,表達怒火。居民控訴,地方已經受害半世紀,不知何時才能終止污染悲歌,不再成為犧牲邊陲……
大林蒲和鳳鼻頭,位於高雄小港區西南海岸線上,被工業區包圍。很難想像,這裡曾是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傳統聚落,有著廣大農地及美麗海岸,曾經是高雄的富裕之地。1970年代,政府推動十大建設,在高雄西南海岸建設臨海工業區,以低廉價格強制徵收大林蒲、鳳鼻頭數千公頃農地,一夕改變地區命運。
失去了內陸農地,居民只能向海岸找出路。1980年代興起的蝦苗養殖,為地方帶來商機。但是好景不常,賺錢的蝦苗養殖,需要乾淨海水,工業造成的污染,卻重創養殖業,養殖場紛紛宣告倒閉,留下殘破的廠房。
1990年代,政府推動南星計畫,開始在大林蒲、鳳鼻頭沿岸填海造陸,創造四百多公頃工業土地。南星計畫不僅毀掉自然海岸線,也讓原本興盛的沿岸漁業完全瓦解,漁船全數集中到鳳鼻頭漁港。
港中,一些老船長苦撐著,訴說早期沿岸漁業資源是多麼豐富。到現今,工業區的廢水問題,填海造陸的爐碴掩埋,加上海岸地形的劇烈變化,影響漁業資源,漁民一趟出海,已經抓不到幾條魚。
從農業、養殖業到漁業,大林蒲、鳳鼻頭賴以維生的傳統產業,不敵工業開發,一一敗退,但是最壞的夢魘,還未到來。
1980年代,台灣興起許多環境抗爭運動,鹿港反杜邦,後勁反五輕的出現,也讓大林蒲和鳳鼻頭居民,在1992年發動圍廠抗爭,史稱526事件。未料,居民的抗爭,面臨政府嚴厲打壓。526事件後,39人遭到起訴,多人被關,居民還被貼上暴民封號,老一輩談到抗爭就心驚,從此長期隱忍。
工業的環境污染與公安危害,從未消失。爆炸、火災、空污等突發事件不斷發生,脅迫這塊土地。
洪富賢是大林蒲鳳興里里長,走進中林路災變現場,查看道路毀損狀況,這是工業區又發生的新災害。因為台電在地下挖管線,挖斷中油油管,造成地面塌陷,道路中斷,居民憂心漏油引發公安問題,里長出面關心,聽取施工單位說明。聚落與工業區為鄰,大小災害不斷,洪富賢笑說他是看災情里長,上任後就是常常在看災情。不過更讓他擔心的,是看不見的空氣污染。
根據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陳椒華老師,在2013年針對高雄小港所做的致癌風險評估,分析環保署監測站數據,發現空氣中,苯、乙苯、苯乙烯三項污染物濃度,平均值都偏高,甚至高於雲林台西的測值,地區致癌風險高達千分之一,遠超過萬分之一的可接受標準。
官方缺乏健康風險調查,居民卻以生命呈現數據,洪富賢里長拿出村里存檔的居民傷亡文件,指出許多居民都因罹癌死亡。居民蔡媽媽,一家四口都罹患癌症,一度讓她擔心和家族遺傳有關,後來才發現無關遺傳,都是環境因素所造成。失去明確的健康風險調查,居民身體就像試紙,何時得病?為何得病?都不清楚。
在大林蒲、鳳鼻頭地區,常常飄落不明粉塵,一段時間就布滿窗戶,形成黑色污垢。居民於是開始自己蒐證,組成「要健康婆婆媽媽團」,掃地收集污染粉塵,瞭解問題根源。
2015年,為了抗議高雄地區的空污問題,環境團體發動606反污染大遊行,大林蒲、鳳鼻頭地區居民,自製污染工業模型,前往工業區抗議。要健康婆婆媽媽團的洪秀菊拿出居民連署,要求工業區公開更多污染數據,燃燒生煤的工廠,也必須增設密閉防塵設施。
大林蒲、鳳鼻頭三面受到工業區包圍,只有一面向海,可以吹來清新空氣,但這樣的空間,隨著新開發又將破滅。海岸上填海造陸400多公頃的南星計畫,即將完成,高雄市政府在新生地上,規劃設立遊艇產業專區,引進更多工業開發。
同時在停止興建國光石化後,政府一直有推動石化專區的構想,大林蒲或南星計畫土地,也是考慮地點,經濟部目前還在整合業者的意見。五輕關廠後,留下許多儲油槽,後勁居民希望遷走油槽,中油規劃將油槽遷往大林蒲外海,正在填海造陸的洲際貨櫃中心二期計畫土地上。
從南星計畫、油槽儲存到石化專區,一項項工業計畫在海上建立新工業區,像是一道巨牆,堵住吹入乾淨空氣的海岸。對於地方一再受污染危害,一再被工業逼迫,政府最後的解決之道,是遷村。遷村議題討論已久,多數居民也希望遷村,但是在沒經費、沒土地下,始終成為虛幻政策。更重要的是,在大林蒲隔壁聚落,歷經20多年的紅毛港遷村案,更讓居民看見遷村的悲情。
不能留!走不了!居民無奈。不過外界開始關心大林蒲和鳳鼻頭的困境,當地居民也走出過去526抗爭,受打壓的陰影,開始組織動員,重新出發,為故鄉努力。
現今居民不再沉默,他們發聲,抗爭,一步步追尋故鄉未來,不要污染持續,拒絕海岸工業化,希望留給居民安居環境,不再生病,不再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