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地球日 天柏嵐志工攜手護育濕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響應地球日 天柏嵐志工攜手護育濕地

2016年04月14日
本報2016年4月14日嘉義訊,郭貴嵐報導

響應即將到來的422地球日,企業展開一連串的棲地守護行動。12日,55位Timberland及Kipling企業志工來到嘉義南布袋濕地,合力用竹子及廢棄蚵殼營建護坡工程,共完成15公尺的防護竹籬,並裝填110袋的廢棄蚵殼預備使用,總體積約為10立方公尺,希望能保護坡岸不被風浪吹蝕沖刷,讓動植物慢慢回家。

志工鏟起廢棄蚵殼,作為護坡工程的材料。攝影:郭貴嵐。

共享生態環境  自然農法帶動農村價值

布袋鎮的三大產業農、漁、鹽,隨時代更迭也各自有了不同樣貌。其中農業的代表是江山社區。

放下高薪回鄉陪伴父母,有「江山米人」稱號的社區總幹事謝鵬程,感慨身邊許多施行慣行農法的老農,長期暴露在各種化學農藥之下,最後因癌症或其他病症而離開人世,他不希望農民用生命辛苦賺錢,卻沒生命可花錢,因而致力於友善土地的耕作方式。

他慎選抗熱水稻品種,拉開種植間距增加通風來減少蟲害,同時透過人工除草、不噴農藥化肥、改施用有機肥等方式,讓大自然重建應有的生態食物網,不但照顧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身體,也顧及了環境。謝鵬程說:「如果鳥會幫忙吃蟲,那就多種點,分一些給牠們吃也不為過,就當做是發出去的薪水。」

除了生產安全的農產品之外,謝鵬程也花許多心思進行社區營造,保留傳統閩南的三合院建築聚落,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傳統農村的美,感受早期居民的生活方式。首次參與志工服務行動、老家也在鄉下的志工洪瑞謙表示,來到嘉義感覺特別有家鄉味,做這樣的生態復育別具意義。
 

江山社區中有許多傳統三合院建築。攝影:陳孟薇。

社區、在地團體、企業志工  協力改善濕地環境

曾為八輕預定地的南布袋濕地,現在是國際級保育類黑面琵鷺在台灣度冬的主要棲息地之一。台大城鄉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蔡福昌表示,這裡希望能進行棲地復育營造,打造腳踏石(step stone)棲地,將沿海濕地及棲島串聯成連續的地景。

日漸成為當地衛生問題的廢棄蚵殼,相當適合用來作為濕地改善復育工程的素材,裝袋後可當做天然防波堤,蚵殼孔隙還可提供水域生物庇護棲息空間。這樣的蚵殼護岸的應用方式,對Timberland志工來說是初體驗,志工蕭惠齡表示:「實際參與太有意義了!」

布袋鎮新岑里的年輕里長蔡裕閔,很開心看到這麼多人來到這裡認識社區,也相當感謝志工們的協助。

志工汗如雨下,將辛苦鋸下的一段段竹樁釘在邊坡旁。攝影:劉欣維。

大江南北走透透  不畏風吹日曬守護環境

適逢今年春天第一波鋒面報到,前一天還下著大雷雨,所幸沒有影響到當天的活動。志工們頂著豔陽鋸竹子、填裝並搬運蚵殼、穿著青蛙裝下水竹樁,比平時在辦公室及櫃位銷售的工作辛勞許多。

親身實踐品牌的形象與理念,Timberland資深經理劉真津表示,每次來嘉義都有不同的體驗,也感受到大家真的是來為當地付出,很開心越來越多人參加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展整合部主任陳炳燕說:「這是第四次來到嘉義辦工作假期了,感覺就像回家般,看到了老朋友及當地的美好風光,這樣的成果是大家共同擁有的。」因應即將到來的地球日,除了棲地守護行動之外,也有市集、網路倡議等許多活動,讓各地民眾能透過各種形式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