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科學少年》是遠流出版社專為國中小學生設計的科學讀物,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啟發少年探索科學的興趣。其中「做環境的朋友」單元,從科學角度看待環境問題,一步一步推敲出問題背後的原因和解決方案。2015年11月起,環境資訊中心將每月刊出一篇「做環境的朋友」文章,與讀者一起關心環境長知識。
吃水果會產生溫室氣體?是怎麼計算的呢?也就是說,低碳生活也可以從食物著手喔!
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個愛吃荔枝的楊貴妃,皇帝為了要討她開心,特別派人從外地運送荔枝到宮裡給貴妃。
從哪運來呢?有人認為是嶺南一帶(現在的福建、廣東、廣西一帶),也有人說是現今的四川。從那裡運荔枝到宮裡,得像騎著馬玩接力賽一樣,一站接著一站,日夜不停的運送,據說當時只要五天就能夠送到了,速度差不多是一天運送200公里。幹嘛運得這麼急呢?除了貴妃急著想吃之外,當時可沒有什麼冷藏宅配的服務啊,不快點送到,荔枝可就會壞掉、變質,到時候說不定還因此惹上殺身之禍。
楊貴妃想要吃荔枝,要快馬加鞭跑多遠呢?圖片來源:科學少年 2014年12月 第6期。
食物「走」多遠
貴妃口中的荔枝旅行至少1000公里,這就是荔枝的食物里程。食物里程是1990 年英國學者帕克斯頓(Andrea Paxton)提出的概念,計算的是食物從產地到餐桌旅行的距離。為什麼要計較這些距離呢?食物的來源愈遠,就得消耗愈多的化石燃料來運送,當然也就製造出愈多的溫室氣體。除非你像唐朝那樣運荔枝,派幾十匹馬來接力運送,那就不用耗費化石燃料,只要花些人和馬的糧食費,人和馬頂多是喘氣大口一點,多吐些二氧化碳罷了。其實啊!想到這些騎士扛著一大簍荔枝騎馬,就覺得是很有趣的畫面,說不定那些騎士心裡頭會想著「如果在長安城邊就有荔枝,那該有多好」。
然而,同樣的食物里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卻可能不同喔!為什麼呢?我們就從運輸工具這點來看吧!飛機、貨車和輪船,你認為哪一個運輸工具產生的二氧化碳量最少呢?光是就體積來說,你可能會猜:「應該是貨車吧!因為是最小的運輸工具啊!」不過呢,運輸產生的溫室氣體可不是這樣算的,專家們計算的公式是每運送一噸食物一公里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雖然貨車耗油量相對來說少,但是它能運送的重量也相對比較少,所以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並不是貨車喔!而是貨輪。根據《飲食雜誌》(Food Magazine)2004年的報導,每運送一噸食品一公里,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公克)是這樣的:短程運輸機約是1580公克,而大型貨車是63公克,貨輪則是10公克。
從這個例子看來,光是用食物里程來評估食物對環境的衝擊程度,顯然是不夠完整,因此我們需要更全面的評估方式,例如用「碳足跡」來評估。
什麼是「碳足跡」?
碳足跡是什麼?難不成碳還會走路留下腳印嗎?這和環境衝擊又有什麼關係啊?
其實,這「碳」指的是溫室氣體的碳,碳足跡是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看起來很複雜是嗎?我們舉個例子吧!
如果楊貴妃住在臺北,她心愛的荔枝是產自屏東內埔的玉荷包荔枝,你想想看這荔枝從產地到餐桌,產生了多少溫室氣體?
「荔枝不是植物嗎?可以行光合作用不是嗎?應該是吸二氧化碳啦!哪會產生溫室氣體?」
嘿,可別光是這樣想,種荔枝要不要施肥?要不要撒農藥?肥料工廠生產肥料會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啊?在生產的這個環節上,即使荔枝樹能行光合作用,但是施加在樹身上的農藥和肥料還是間接的產生溫室氣體。
第二個環節是運輸,讓我們再想想臺北貴妃是怎麼吃到荔枝?當荔枝成熟後,果農採收完荔枝,得先迅速降溫並保溫,維持荔枝的美麗果皮及新鮮口感,之後交給採購的盤商,然後盤商將荔枝裝載在貨車上,從高速公路一路奔馳到臺北的果菜市場,運送過程中也得注意要低溫運輸。貴妃家附近的水果行派了人去果菜市場採購荔枝了,再將這些荔枝整理後放在自家的展示臺上。貴妃她娘騎著摩托車到了水果行,拿了一個臺灣特產的紅白塑膠袋,精挑細選了三斤100元的荔枝,結了帳,騎上車回到家,再把荔枝放在冰箱裡。數個小時後,冰涼可口的荔枝上桌了,貴妃吃得笑呵呵啊!
以上這個過程,你看到溫室氣體正在噗噗噗的產生了嗎?關鍵一就在交通工具,無論是載送荔枝的貨車,或是貴妃她娘的摩托車,都是溫室氣體的產生器(請不要再提議用貨輪來載荔枝到臺北了!)。而關鍵二,就是低溫保存,想當然爾,這也是會耗費化石燃料的。此外還有一個關鍵,你找到了嗎?那就是紅白塑膠袋啊!塑膠袋來自石油,產製的過程必會產生溫室氣體。
荔枝的碳足跡可還沒完呢!雖然貴妃愛吃荔枝,可是她可不會愛吃到把殼和籽都吞進肚裡。這些倒進垃圾桶的果皮和果核,將來無論是送到焚化爐或是掩埋,都會產生溫室氣體。
一般常認為「有煙囪才有汙染」,不過從碳足跡的觀念思考,我們曉得就算沒煙囪,也可能產生汙染。無論是吃的食物或是使用的器具,它們的「一輩子」從原料取得、生產、運輸配銷到廢棄處置等過程,都會產生溫室氣體。如果臺北貴妃在夏天不只想吃吃荔枝,她還想吃冬天盛產的草莓,或是想吃美國空運來臺的櫻桃,那麼碳足跡的計算可又要再加上許多其中冷藏或運輸產生的溫室氣體了呢!
選擇友善環境的產品
在全球化的食物供給系統中,我們一年四季都得以享用不同產地的食物。光是一個漢堡裡頭的成分──小麥、芝麻、生菜、牛肉、起司、番茄等,不只產地的氣候不同,就連產季也不太相同。讓不同季節、不同產地的農產品集中在一起的過程,碳足跡和食物里程也隨之快速增加。
那麼該怎麼選擇對環境友善的食物呢?這有兩個重點,選擇在地食材和當季食材。使用在地食材,可以縮短食物里程,減少遠距離跨國、跨洲的運輸,降低對石油的依賴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而選擇當季食材,可以減少肥料及農藥的施用,也可以降低生產非當季食材時,所需的額外用水、冷藏、保溫等其他能源。此外我們處理這些廢棄物的時候,也要盡量減少產生垃圾,因為焚化或掩埋都會增加溫室氣體。
除了食物之外,其他產品或是服務也都有自己的碳足跡。環保署制定了碳標籤制度,鼓勵廠商分析產品的碳足跡,並在產品上貼上碳足跡標籤,目前能看到碳標籤的產品從外套、長褲、飲料、熱水器、奶瓶甚至到地磚都有。我們可以優先選購具有碳標籤的產品,支持廠商公開更多產品的碳足跡。環保署也設計了「一日生活碳足跡 APP」,可以計算居家生活或交通等的碳排放量,並且可以知道全國碳排放趨勢、地區排放的差異。當我們採用碳足跡的概念,將產品、個人或企業活動的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納入考量時,才能真正的過著低碳生活。
※ 本文出自 2014年12、1月號 〈食物別「碳」氣 〉,轉載請洽科學少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