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印象中,使用農藥的慣行田,害蟲數應該少於不使用農藥的有機田;然而學者彭仁君這兩年在花蓮南安田區的監測發現,慣行田區的害蟲多於有機田,有機田捕食害蟲的天敵數多於慣行田,證明生態機制比人為的農藥、化肥更有效率。
南安部落有機田輔導計畫原為了守護拉庫拉庫溪,由玉管處結合部落、企業、民間團體共同推動,並推出「玉山瓦拉米」品牌。由於有機耕種維護了乾淨的水域,最近台灣特有種淡水魚「菊池氏細鯽」現身田區,證明南安一帶的有機耕作,不但建立生態防禦系統,並守護了拉庫拉庫溪珍貴的淡水魚基因庫。
保育拉庫拉庫溪 台灣細鯽現蹤瓦拉米田
菊池氏細鯽又稱「台灣細鯽」是台灣特有種初級淡水魚,分布於台灣東部宜、花、東以及新北市部分區域,過去常見為溪流中,常撈捕來炸煮,是台灣傳統社會常見的蛋白質來源。數十年來,因不敵外來種鯉科競爭、棲地受河川人工整治、水泥化而破壞殆盡,野外族群量銳減。農委會林務局出版的「台灣淡水魚類紅皮書」將之列為「易危」等級。
玉管處結合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陪伴農民轉型,並找來生態專家林青峰在田區附近調查,過程中在林仁義等幾位農民田中發現菊池氏細鯽。
林仁義說,看到有魚在田裏面游泳,內心掙扎著要不要保存這些魚、要怎麼保存,在大家的建議下,於是在入水口挖一個池子,結合眾人力量七手八腳完成。
「我一直想,這種魚比較罕見稀奇,多數人應該很支持挖生態池這種作法。」他靦腆地分享這則故事,不忘提醒大家維護生態的重要。
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有台灣細鯽紀錄,如今在拉庫拉庫溪第一畝田現蹤,更讓玉管處相信,這項計畫做對了!玉管處經營企劃課課長黃俊銘說,以國家公園立場,初衷並非推動有機農業,而是保育拉庫拉庫溪;南安部落雖位於園區外,卻是玉山下第一畝田,拉庫拉庫溪不但在國家公園保育好,絕不希望流到第一塊田就因農業化肥而污染,因此推動這項計畫格外有意義。
這兩年投入這項計畫的銀川米董事長賴兆炫說,因為一條魚,讓南安有機田的價值更上層樓,享譽國際。
監測結果:南安有機田的害蟲比慣行田少
除了生物多樣性表現傳出佳話,也印證生態系統運作提供了農業生產環境人力無法比的效益。臺東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彭仁君2014~15年間,在南安水稻生產田區掃網142次調查得到「有機田的害蟲比慣行田少」的結論。
上週五(13日),彭仁君即帶著媒體實地走訪南安水稻田區,走過慣行田區,空氣中隱隱飄來農藥的氣味。不但農藥噴灑無法維繫濕地生態,赤腳親炙田裡土地只感受到生硬;鄰近的有機田,雖只種兩年多,但隨著土壤條件改善,變得自然鬆軟。
在慣行田不易看到的蝌蚪、魚等生物,在有機田輕易就可撈到。農民徒手挖出來的生態池,輕易就撈出魚苗、蝌蚪。除了台灣細鯽,尚有一些魚苗因為體型太小,有待比對了解種類。
慣行田裡很多小飛蝨,但需要瓢蟲、蜘蛛來控制;在有機田裡,一掃就有長腳蛛、瓢蟲等天敵隨伺。
另一方面,有機和慣行田的差異也顯現在放水之後。水稻插秧後兩個月會將水排乾,目的是讓根系扎深一點。放乾水時,很多生物都因此死亡或離開,可是再放水回去時,慣行田恢復生態的能力遠比不上有機田。
他解釋,有機田放乾雖對生態有影響,但因底層有機質保水力強,不會讓土壤立即乾涸,因此當水一回來,這些生物很快就恢復,不會因此消失。而慣行田本來就缺乏生物多樣性,即時偶爾出現的生物,也會因乾旱一去不回。
彭仁君簡報時指出,有機耕種幫助了水田生態系統的建立,尤其是農民使用的有機肥料,讓搖蚊到田裡大量生產,成了溼地生態重要的基礎。他以20×5平方公分為單位計畫搖蚊幼蟲數量,有機田平均約20多隻,慣性田則不到5隻。
「有機肥料非常重要,提供搖蚊所需的養分,牠們取食排出的大小便能幫助植物吸收養分,讓土壤更肥沃;搖蚊成蟲後,躲在水稻上,蜘蛛就入場了,整個系統就起來了。不但幫水稻,也帶動整個生態,把生態系統建立起來。」他說,搖蚊幼蟲就是紅蟲,吸引龍蝨、牙蟲、蜻蜓、青蛙、水鳥等一連串的食物鏈,他形容這般景象有如野生物的7-11,水鳥、候鳥隨時來都有得吃,水域生態網由此產生。
有機田天敵數量多於慣行田
有機稻作保留田埂自然樣態,多樣性的雜草供應瓢蟲棲息覓食棲地,而瓢蟲正是害蟲的天敵。值得一提的是,慣行農田也發現瓢蟲,但幼蟲很少;「我們在有機田發現更多的瓢蟲幼蟲,」彭仁君提及這個差別,「有機田區不但成蟲飛過來,而且還可以生小孩,在這裡長大,這需要時間,卻是慣行田無法提供的條件。」在有機的生態體系裡,使得天敵昆蟲的生活史更完整。
從兩年累積的資料顯示,有機田天敵的數量,如長腳蛛、瓢蟲、寄生蜂等,都比慣行田多,天敵的幼蟲在有機田也很多。
彭仁君說,蜘蛛也是重要的天敵,屬於守株待兔被動出擊型,瓢蟲數量雖較少,卻是主動攻擊,雖然數量少,幼蟲和成蟲都會吃害蟲,吃得數量很多。
由於生態系統建立起來了,因此從水稻插秧起到現在,成群害蟲進來也不怕,因為這個生態系統形成的防禦機制架構起來了。即使5、6月西南氣流帶來龐大的飛蝨族群,一旦進入這個系統,可預期大半會被消滅。
彭仁君從兩年監測資料得出,南安有機田的生態防禦網,確實能夠有效對抗害蟲為害;而且有機田生態防禦比慣行田人為防治效果好。至於這個經驗是否適用於其他地區,則未有定論。
他分析慣行田害蟲高於有機田的可能原因,慣行田施用高氮化肥,促進害蟲繁殖,加上殺草劑及農藥的使用,已造成慣行田生態系的斷裂,這使得天敵數量及控制力量不足,而產生抗藥性的害蟲,也使得農藥失效,在此失衡狀況下,害蟲數量反而高於有機田。
彭仁君也分享這兩年從農民身上學到的功課,他發現農民很懂得生態防治。例如,有「米王」之稱的王政德,以提高田裡的水位,抑制雜草生長速度,這種方法也讓生態更好,因此田裡蝌蚪特別多,也發現很多魚苗在田裡生長,營造了有機的環境,讓生物得以發育成長。「這些生態智慧,不但提供了健康的環境,更讓部落發展更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