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氣候變遷的模式預測,氣候暖化現象對臺灣地區降雨量之影響十分明顯。臺灣1991至2000年的年平均降雨量為2,493公釐,平均逕流量為639億立方公尺;而1949至1990年之間的年平均降雨量為2,515公釐,逕流量為668億立方公尺。相較之下,近十年來的平均降雨量減少了0.9%,而逕流量亦滅少了4.3%左右,意味著近年來的水資源供給量有減少的趨勢。而依據研究推估:2,050年時臺灣冬季降雨量將減少5至10%,夏季則將增加5至10%,每年5至10月降雨量占全年雨量比例將超過80%,豐水期與枯水期水源量差異將更大。此外,秋、冬二季在臺灣東部降雨量有增加,但在西南部卻有減少的趨勢,臺灣南部在相同頻率之下,最長連續不降雨日數也有增加的趨勢,而可能加重春季水源不足的程度,提高該地區乾旱缺水的頻率。
因此臺灣水資源政策的擬定與規劃,必須將此種降雨量不確定、時空分布不平均與預期在全球變遷影響下的變化的趨勢等因素,納入思考與規劃。
臺灣的河川大都源短而流急,降雨流入河川之後很快流入海洋,不易蓄存與利用。加上近年來河川被截流、整治、水泥化的比例越來越高,可能加速河水流速與沖刷的速度,部分河道因攔砂淤積也失去調控水量的能力。此外,污染亦嚴重影響水資源的供應。
由於河川不易蓄存水量,因此在適當之地點建築兼具蓄水、發電、灌溉、調節水量等功能之水庫自有其必要性。然而本島屬年輕地質,集水區上游山區地質較為脆弱,可供建壩蓄水之優良位址不多,因此近年新水庫的建立成本日益提高。再加上集水區上游山坡地常遭濫墾、森林砍伐、道路開挖與拓展等影響,使土石流嚴重、泥沙淤積量增加,而降低水庫調蓄水源功能。部分水庫也因優養化情形嚴重,水質惡化,而降低水源的有效供應。
自1993年起環保署開始監測臺灣地區20座重要水庫水質(其中翡翠、德基等水庫監測時間較長),並統計優養程度。水庫水質優養程度與水文(尤其是降雨量)很有關係,故優養程度會隨每年採樣時間而變動。根據調查資料,北部除了明德水庫和永和山水庫外,其餘水庫的水質尚佳;中部以鯉魚潭及德基水庫較差;南部水庫優養化狀況比其他地區嚴重,除了牡丹、南化水庫較好之外,其餘均非常嚴重。因持續調查時間短,不易看出各水庫優養化的趨勢,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作進一步評估。
當地面水水源不足或不易取得時,地下水的使用就會增加。由於過去地下水之監測系統並未完全建立,而業界或民間私挖水井、抽取地下水的情形也相當普遍,因此地下水實際之抽取量與補注量的資料一直相當缺乏。但是從西南沿海地區地層下陷的情形,不難推知地下水超抽的情形相當嚴重。
近年來政府陸續建立地下水觀測井、抽水試驗井,以建立地下水觀測網監控各地之水文地質狀況,未來應該有助於地下水水質水量資料的建立。在此同時,另一項值得關切但無具體統計數字支持的問題是,近年來重大工程建設,尤其是山區開發造成地下水大量流失的問題。以北宜快速道路的修築為例,由於開挖工程通過水量豐沛的地下水層,不僅導致地下水的大量流失,也使工程進度嚴重受阻。而此地下水之流失,是否因而導致周邊地區使用地下水源者之水源供應不足,或產生地層塌陷等問題,以及對翡翠水庫進水量之影響,仍待評估。
臺灣水資源政策之檢討 (二)
2002年07月23日
作者:李玲玲(國立台灣大學動物學系教授)、楊育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