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合作推動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中美合作推動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

摘錄自10月22日新華社廈門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日前「中國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系統培訓與教育中心」在廈門成立,由中國國家海洋局和美國海洋與大氣局,合作推動中國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18000公里的海岸線縱跨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三個溫度帶,具有海岸灘涂生態系統和河口、濕地、海島、紅樹林、珊瑚礁、上升流及大洋等各種生態系統。在過去70年的調查研究中,中國已在管轄海域記錄了20278種生物,其中包括許多特有屬種和珍稀物種。但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近岸海域累計濱海濕地面積減少50%,紅樹林面積減少37%,珊瑚礁面積減少80%。目前中國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系統處於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的超過70%。

為遏制海洋生態環境惡化,中國已在近岸重點海域建立了18個海洋生態監控區,對海灣、河口、濱海濕地、珊瑚礁、紅樹林和海草床等典型生態系統進行全面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