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回顧:商業捕撈無度 2048年無魚可吃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6回顧:商業捕撈無度 2048年無魚可吃

2006年12月28日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撰文:吳萃慧;得票率:58%(票數:560)

許多國家的經濟仰賴野生漁業。圖為日本鮪魚市場。11月3日出刊的《科學》(Science)期刊指出,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研究小組針對海洋健康狀況4年的研究,由於人類濫捕野生魚類和對水質的污染,2003年就已有將近29%的公海魚類處於枯竭狀態,若不改善,到了2048年,所有經濟性魚類及海產生物都會枯竭,屆時人類就沒有海鮮可吃。除此之外,海洋生物多樣性消失的結果,還會造成有害藻類大量出現,並海岸洪水氾濫越來越多。研究小組同時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並表示如果人們不希望情況繼續惡化,便必須積極進行生物多樣性的復育,並以保育生態系的完整為最高指導原則。

13位來自加拿大、巴拿馬、瑞典和美國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從1950-2003年所進行的32個實驗、48個海洋保護區的研究,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對全球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的資料;他們亦從檔案、漁獲紀錄和考古紀錄,搜集12個海岸地區過去1千年的歷史資料,發現目前有29%的野生魚類和海產物種枯竭,撈獲量已比最高產量下降90%;然而在1980年,僅有13.5%的海洋生物枯竭,枯竭的速度顯然正在加劇中。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2006地球生命力報告》(2006 Living Planet Report)也呼應指出,從1961年至今,人類的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已增大為3倍多,人類將資源變成廢物的速度,比地球將廢物變成植物和生物的速度快了太多,人類過的其實是「入不敷出」的生活,因此報告中呼籲,應即刻大幅改變快速消耗資源的生活方式,只要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漁獲量減少一半,就可能在2080年之前,將資源的使用和再生差距拉平;加拿大科學家也在發表於2005年8月的《自然》(Journal Nature)中指出,大西洋與太平洋包括黑鮪魚在內的深海大型魚類,在過去50年來已經減少了50%,主要原因便是過度捕撈。

2006國家漁跡(Fishprint of Nations 2006)建議,劃分一定比例的海洋區域為禁止一切撈捕、開採和干擾活動的「禁漁區」,及各國劃出至少20%的經濟海域為保護區,有其必要性。消費者也可以購買靠近食物鏈末端的海鮮,對海洋生態影響較小,如扇貝、螃蟹、鯷魚和鯡魚等;比起比目魚或鮪魚,食物煉末端生物單位體重需求的海洋面積較小,對生態衝擊較低;永續撈捕或養殖的海鮮,比如鯰魚、蛤、首黃道蟹和龍蝦等,也都是有益生態的海鮮物種。

過去中國大陸經常因使用不當漁具濫捕及破壞漁業生態飽受國際批評,2002年中國國家漁業局統計也已測知漁獲量明顯減少:2001年中國漁獲量是1,300萬噸,比2000年同期減少20%。專家並預估,2006年之前中國的年漁獲量將逐年遞減10%,若不立即採取行動,全中國的漁獲量將衰退的更迅速。台灣自1977年之後,沿岸漁獲量便直線下降,不當漁具捕撈深海及底棲魚類、越域超量捕撈鮪魚及保育類的鯨鯊,以及沿岸魩仔魚細網袋雙拖網作業等阻礙魚源再生的惡形惡狀,也屢屢登上國際惡名榜。7月農委會主委蘇嘉全提出「新農業運動」,針對未來3年(2006-2008年)的漁業目標提出:(1)遠洋漁船全面裝設船位回報器、(2)嚴格管制或全面禁止嚴重危害生態的漁業、(3)發展優質養殖漁業,積極推動優良水產養殖場認證、無用藥與循環水養殖,期待落實更長遠、可永續經營、可與國際接軌的海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