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36年 從世界溼地日回顧《濕地公約》 | 環境資訊中心

啟動36年 從世界溼地日回顧《濕地公約》

2007年02月01日
作者:吳斐竣(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為了保衛溼地,1971年歐、亞、非等23個國家一同在伊朗的拉姆薩城簽訂《溼地公約》,而在1996年3月,溼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為了強化一般民眾認識溼地的價值與《溼地公約》的重要性,決議自1997年起將訂約日,即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溼地日」。這其後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託管的國際公約,全名為「世界重要溼地公約──特別是水鳥棲息地」(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在1971年2月2日通過之後,1974年5月,澳洲的科堡半島(Cobourg Peninsula) 成為第一個成功登錄的國際重要溼地;這一年共有33處溼地登錄成功。以歐洲大陸為主的溼地保護工作就此展開,然而非歐陸國家較具規模的保護活動,要到1990年代才開始。例如:南非在1991年登錄了5處;1992年,中國登錄了6處,西非的迦納也增加了5處;1993年,日本一次增加了6處。

光是去(2006)年一整年,全球共有40處溼地登錄成功,歐陸國家只佔少數的14處(真正屬於西歐發達國家的,則更是只有3處),而截至2007年1月統計受保護溼地的數目從1997年底的923處,躍升到1,636處,而計算154個締約國,溼地總面積:1,457,379.08平方公里。

此外,溼地公約秘書處彙整了歷年來各地舉辦的「世界溼地日」活動資料,可以從中看出溼地保護運動的進展。我們僅整理鄰近國家,其他資訊可參考相關網站:

中國

加入時間:1992年7月31日

溼地數:30;總面積:2,937,481公頃

1992年中國首批納入公約規範,包含:向海自然保護區(吉林)、扎龍自然保護區(黑龍江)、鄱陽湖自然保護區(江西)、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湖南)、鳥島自然保護區(青海)、東寨港自然保護區(海南)等6處溼地。從1997年第一次「世界溼地日」開始,中國官方媒體都做了配合報導。

而到了1999年這一年傳來了較實質的進展:在國際溼盟的努力下,黑龍江政府決定嚴格禁止扎龍自然保護區內任何形式的農墾活動。接下來2年的溼地日,國際溼盟都與世界自然(中國)基金會合作進行文宣工作。2002年時,由於林業局長周生賢受到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表揚,官方的慶祝活動擴大,同時提出了第二批、共14處的溼地候選清單。2004年,中國與日本、南韓,共同在釜山舉辦了「亞洲溼地週」,大豐、東洞庭湖保護區的保育人員,參與了這次活動。2005年的溼地日活動,主要在於慶祝新增9處溼地。

另外,香港的米埔沼澤與后海灣溼地在1995年時已經登錄完成,日後溼地日的慶祝活動,也大都集中於米埔自然保護區。首次「世界溼地日」,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為孩童舉辦了一連串彩繪活動。2000年的活動主題則是援助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2001年為慶祝《溼地公約》30週年,香港當局聯合多個保育團體,舉辦攝影展、繪圖比賽、健行、觀鳥比賽等多項活動;這些活動維持一整個月。2002年則加入了清除小花蔓澤蘭的活動,同時聯合澳門的保育團體,宣傳黑面琵鷺的保護工作。2003年漁農署在香港溼地公園舉辦慶祝活動,並分別在10個地方舉行生態旅遊。香港溼地公園以及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在 2005年共同發起成立亞洲國際溼地網絡,加強區域間溼地教育的交流。首屆亞洲國際溼地網絡會議已於今年(2007)「世界溼地日」之前在香港溼地公園舉行。來自國際溼盟、中國、印度、澳洲的保育人士,共同進行了資訊交流及經驗分享。

日本

加入時間:1980年10月17日

溼地數:33;總面積:130,293公頃

北海道的釧路溼原是日本第一個登錄公約的溼地,首次「世界溼地日」也在此展開。當地的釧路市博物館舉辦了溼地健行活動,並且強調搭乘火車、避免使用私人汽車。琵琶湖所在的滋賀縣對於「世界溼地日」也相當投入,1998年開始連續舉辦相關的大眾教育活動。2001年時,霞浦湖、片野鴨池、伊豆沼・内沼等公約登錄溼地,也加入了「世界溼地日」活動。2005年的重點活動是由日本溼地行動網絡邀請美籍的溼地保育專家Peter R. Baye博士,前往多處溼地,與當地保育團體進行交流。2005年11月的第9次締約國大會,日本一口氣新增了20處公約登錄溼地,為此,2006年的「世界溼地日」在各地皆擴大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