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蒲遷村議題在行政院長林全日前表示要南下傾聽了解民意後,似要浮上檯面,大林蒲鳳林宮前的廣場市集,遷村話題也在小吃攤販的客人間流轉著,同時間在鳳林宮內卻有一群青年用自己的行動,要讓更多人了解他們的家鄉,他們用年輕生命所記錄的大林蒲鳳鼻頭。
「我一直以來都覺得,就算不遷村,已經感受到這裡的消失是必然的,」21歲家住鳳鼻頭的黃瀞瑩,對於遷村雖然不願表達太多意見,卻透過影像創作長期記錄她所生長的大林蒲鳳鼻頭。
10月開始,黃瀞瑩與「高雄好過日」創辦人洪正和其他在地年輕人,一起在大林蒲、鳳鼻頭的廟埕舉辦「大鼻辦影展」社區行動,希望透過影像展和文化體驗系列活動,再度凝聚起地方的社區意識。這項行動也透過網路募資,成功取得贊助。
用影像和地圖述說 高雄之所以成為高雄
鳳林宮是大林蒲的大廟,居民的信仰中心和閒暇時休憩所在。統籌策劃這次影像展的洪正說,當初在地青年就想在這樣靠近當地民眾的地方辦影像展,因此規劃了大林蒲和鳳鼻頭各辦一場,要用在地人的視角來詮釋自己的家園。影像展的延伸活動,還包括帶民眾實際走訪巷弄,認識大林蒲鳳鼻頭悠久的歷史,也辦理手作工作坊製作在地特色薰香紀念品。
數十幅大林蒲鳳鼻頭影像照片中,呈現的是過去到今天的大林蒲樣貌,廟埕文化、漁業生活,已經因遷村而消失的紅毛港社區也在展出之列。洪正指著兩幅空拍照說,黑白照片是過去的大林蒲和鳳鼻頭,與彩色的近期空拍圖對照,鳳山丘陵延伸沒入海中的鳳嘴,後來建起了碼頭,往北延伸的海岸因南星計畫把大海填起,自然海岸已經消失。
洪正想用兩幅空拍照讓人看見大林蒲和鳳鼻頭的改變。不過數十年來,大林蒲鳳鼻頭的變化卻不只於此。
「從過去的古地圖可以想像這裡是很漂亮的地方,現在這裡是台灣戰後經濟發展下被犧牲的一塊地方,在我們所受的教育中得到的都是台灣經濟起飛、經濟奇蹟,根本不會提到經濟起飛背後的那一面。」沿海工業區的設置,大量重工業、污染產業的圍繞,未來填海造陸的新產業開發,在洪正所整理繪製的地圖中,大林蒲和鳳鼻頭所在的小港六里猶如受困的孤島。
「一直在高雄長大,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高雄之所以變成高雄。」25歲的洪正說著高雄年輕人普遍對家鄉的疏離。他開始接觸大林蒲當地長期為污染抗爭的長輩後,了解他們的困境,因此試著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以較容易傳播的媒材,讓這輩年輕人能夠瞭解這些事。也因此製作了「兩分鐘了解大林蒲鳳鼻頭」短片,獲得許多在地青年的迴響。
青年拍攝紀錄片:家鄉消失了 卻一直存在著
黃瀞瑩和林清清也是這次大鼻影像展的策劃,他們用自已拍攝的影片與民眾對話。林清清的大學畢業製作《被怪獸包圍的小村落》和黃瀞瑩的《回家,那條路》入選「脫口罩,找藍天影像行動計畫」,目前正在全台巡演。兩人的作品也透過這次影展,在家鄉大林蒲和鳳鼻頭播映。
林清清說,「從小眼睛張開這裡就是煙囪不斷排煙,還有爆炸冒煙,從來都找不到父母說的,早期還有田有地有酒家,有查某間、有電影院。現在都沒有了,都是工廠,沿海工業區帶動台灣的經濟,但是犧牲了居民的生命和健康,所以我要用這支影片來呼籲大家,呼籲政府污染不要再增加了,就是這樣而已。」
黃瀞瑩的《回家,那條路》,用第一人稱的視角述說自外地返家的過程中所看見的家鄉面貌。一直用影像和創作記錄著這塊土地,黃瀞瑩說,大量存在於自己作品中的海、山和漁船意象,是要透過這些記錄與自我對話。「如果有一天這裡真的消失了,就是因為它消失了,所以它存在著。它會存在在我的影像和戲劇創作裡。」
黃瀞瑩在作品中沒有強硬對政府的控訴,而是軟性地記錄著家鄉的改變和消失,回到最初談到的遷村話題,她說,「現實的問題是,未來如果要遷村,我們當然是必須要受到妥善的對待。」
大鼻辦影展系列活動15日至23日將移往鳳鼻頭鳳鳴宮廟埕,藉由影像和紀錄片,這些青年影像工作者要用自己的方式述說家鄉的故事。